“金谷泉农业生态园”规划提纲农业生态园也称农业休闲园,是指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家庭生活,提供大众休闲,增进市民对农业及农村的体验为目的的农业经营;是集旅游功能、农业增效功能、绿化、美化和改善环境功能于一体的新型产业园。为使“金谷泉农业合作社”实现快速升级,满足农业生态观光发展需要,适应新形势下农业科学化发展需求,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我们拟将现有合作社整体升级为“金谷泉农业生态园”,具体规划如下:一、基本概况生态园坐落于即墨市店集镇,临近即墨开发区温泉旅游中心,滨海大道、青威高速均可直达,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是旅游度假、休闲娱乐的理想去处。整个生态园规划面积3000亩,一期建设1500亩,现已投入3000余万元。园区内主要经济农作物有茶树、果树、各种树苗及蔬菜类农业作物。现有小型水库1个,微型水库若干,其他配套农田设施基本齐全。二、规划背景农业生态园建园主要目标是进行生态示范,进一步拓展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的功能,但现有合作社的设计并没有结合其建园主要目标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充分发掘现代生态园丰富的资源内涵,因而造成园内功能分区不明确、旅游路线设计不合理、产品结构单一,不能多角度利用资源。另外,园内管理人员文化素质低,生态知识贫乏,致使服务质量较差,管理比较混乱。在形象定位上,没有突出兼具多种功能的“生态农业旅游”特色和“绿色产业”优势,导致观光性不强;在开发旅游产品时没有“培植精品”的观念,缺乏拳头产品和特色产品。生态示范作用方面没有采用生态农业的模式来设计和生产,生产的无公害产品也是以高投入换来高产出,没有完全遵循有机农业的生产模式,缺乏文化内涵。所以整个生态园形象不明显,品牌不突出,没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新”。有鉴于此,我们以提升企业整体形象为目标,以拉动地方经济为方向,规划建设大型农业生态园,以达到扎根农业、弘扬文化、注重科普、造福于民、服务社会的目的。三、规划原则和指导思想1、因地制宜,综合规划设计生态园规划充分考虑原有农业生产的资源基础因地制宜,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如交通、水电、食宿及度假村的进一步建设等。另外,生态园规划结合生态园所处地区的文化(千年古庙、庙会)与人文景观,开发出具有当地农业和文化特色的农副产品和旅游精品,服务社会。2、培植精品,营造主题形象基于农业生态园缺乏拳头产品,难以深度开发的现状,生态园规划以生态农业模式作为园区农业生产的整体布局方式,借助举办一年一度的庙会,培植具有生命力的生态旅游型观光农业精品。另外,发挥生态园已有的生产优势,采用有机农业栽培和种植模式进行无公害蔬菜的生产,体现农业高科技的应用前景,形成产品特色,营造“绿色、安全、生态”的主题形象。3、效益兼顾,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园的规划设计以生态学理论作指导思想,采用生态学原理、环境技术、生物技术和现代管理机制,使整个园区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以生态农业的设计实现其生态效益;以现代有机农业栽培模式与高科技生产技术的应用实现生态园的经济效益;以农业观光园的规划设计实现它的社会效益。四、规划目标通过科学规划设计,“金谷泉农业生态园”力争达到具备多种功能的生态农业示范园、观光农业旅游园、有机农业绿色园以及科普教育和农业科技示范园,从而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的统一。1、生态农业示范园农业生态园设计采用多种生态农业模式进行布局,目的是通过生态学原理,在全园建立起一个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生态稳定和持续高效的农业生态系统,提高农业生产力,获得更多的粮食和其他农副产品,实现可持续的生态农业,并对边缘地区的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进行示范,体现生态旅游特色。2、观光农业旅游园观光农业生态园规划紧紧围绕农业生产,充分利用田园景观、当地的民族风情和乡土文化,在体现自然生态美的基础上,运用美学和园艺核心技术,开发具有特色的农副产品及旅游产品,以供游客进行观光、游览、品尝、购物、参与农作、休闲、度假等多项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