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第十卷第~期*Vo1.10No.1摘要:本文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大量小儿肺炎的病例数据进行处理,提出一种小儿肺炎中医辨证动态量表的生成方法,根据数据挖掘结果动态生成不同证型的量表,通过量表计算出标准化分值,确定病儿所属的证型及程度,为医生提供辅助诊断。该方法克服了传统中医辨证诊断无严格量化标准和存在主观性的不足,增强了中医辨证诊治的科学性。关键词:中医辨证量表数据挖掘辅助诊断一、引言传统的中医诊断模式注重个体差异,强调心身合一.在许多内因性疾病的诊疗上.发挥着重要作用【l】。同时,也因为中医诊断无严格的标准,无法充分体现中医的科学性,使得中医的发展停滞不前。因此,中医的现代化必须实现客观化、标准化。量表评定是一类有效的标准化评估方法。从2O世纪6O年代开始由心理计量学衍生而来,目前广泛应用在中医领域。中医量表是由专家根据临床需要设计的一系列指标,每一指标代表一个临床症状或体征,症状、体征等临床病理信息被称为“证候”【2],各指标按一定的检查程序和一定提问方式进行询问。根据规定的标准.收稿日期:2007--09—17修回日期:2007—11-25将所得的临床病理信息用数字来表示,将证候量化,最后得出评估结论。因而如何设计满足中医辨证要求的量表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医量表的设计包括证候指标的确定与证候量化权值的设计,目前的中医量表针对具体的疾病,证候指标主要由专家设计,证候的量值采用O,l,2,3四级标准来表示证候的正常、轻、中、重程度。这种静态的量表的设计方式存在两方面的问题:其一是量表的证候指标确定存在主观性,缺乏充分的科学依据;其二是证候的量化权值标准单一,缺乏针对性。就具体疾病而言.所属各证的证候必然有部分是相同的。同一证候在不同的证中的重要程度却是不同的,因而对于同一种病的不同证型使用相同的病的量表,就无法达到中医辨证的客观要求。针对静态量表存在的问题,在国家科技部“十★科学技术部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4BA721A0a):以小儿肺炎为示范建立中医辨证规范及疗效评价方法指标体系的研究,负责人:王雪峰。★联系人:张晓红,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数据挖掘,服务计算,Tel:024—83688338—5,E-md:zhangxiaohong~mail.neu.edu.cn;粱茂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中药临床药理、中医基础理论、中药新药开发研究,E-mail:lmxin@126com。27(0ScienceandTechnology/Modernization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ndMateriaMedica]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世界科学技术一中医药现代化★思路与方法五”攻关项目“以小儿肺炎为示范建立中医辨证规范及疗效评价方法指标体系的研究”的支持下,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挖掘思想的中医辨证动态量表的生成方法,根据多中心采集的病例报告表提供的信息,通过聚类处理,挖掘出证及证中证候的组成分布与贡献率,根据证候在不同证中的贡献率动态的确定各证量表的证候组成,在信息论中熵的理论基础上,得出证候量化程度的权值。因此.由挖掘结果设计的证的动态量表,同静态的病的量表比较,量表的证候指标条目减少,证候指标的确定由证中数据之间内在性质决定,而不是完全由人决定。同时,证候量化权值更有针对性。由此,同一个病儿的病例报告表根据不同证的量表可以计算出不同的分值,经过标准化处理,根据程度的级别推荐病儿所属的证型,为医生提供辅助诊断。二、中医辨证量表的生成原理1.中医辨证及辨证量表的生成中医辨证的“证”,实际上是借助证候群抽象而来的疾病发展某一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等的综合概括。而所谓辨证过程就是指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对“望闻问切”等手段收集的症状、体征等信息,逐步分析、归纳、综合,找出病因、病性、病位、病势,最后诊断出病人所具有的证的属性。中医辨证量表要符合中医理论和辨证思维规律、原理,并以临床准确辨证为目标,因而设计辨证量表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既能全面反映疾病本质的证候组合,又能反映出证候在辨证诊断中的作用。其中,证候在辨证过程中的作用包括证候在证间判别的作用和证内组成的贡献作用。显然,以往单纯依靠文献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