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第25卷第2汉语最低听觉功能测试的设计及初步应用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张华曾克利王直中摘要为了选择适台耳蜗(电报)植入的聋人及为重度、深度聋人选配助听器,系统客观地评价助听装置的效能,根据普通话语音特点,编辑了汉语最低听觉功能测试系统(MACC),共十七项应用声场测听法,对60名正常人及70名聋人进行了皂套测试。正常人辨别率各项等于或近于100%,聋人随耳聋程度增加辨别率下降,个体差异增大通过初步统计分析,认为MACC是可行的,为听力学临床测试提供了一套较系统可靠和有效的方法但有待进一步完善。关键词听力测验法,言语(A)耳蜗(电极)植入),udiometryspeech(Cochlearimplantation助听器(Hearingaid)近十年来耳蜗(电极){直人和助听器的临床使用,使评价聋人治疗后的受益和助昕装置优劣成为听力康复研究的重要课题。为用统一的方法评价各听力中心的助听装置,Owens等(1981年)编制了英语最低听觉功能测试组,并进行了修订,现已被英、美各国研究小组应用于耳蜗(电极坩.人或助听器的评价工作。为适应国内应用的需求,我们根据汉语普通话语音特点,设计了一套汉语最低听觉功能测试系统(Minim,~auditorycapa~sinChinese,MAC~)。通过正常人和聋人测试,及对聋人应用助听装置后效果的初步分析,评价该系统的可行性,以弥补传统言语测听法的不足。材料与方法一汉语最低听觉功能测试系统的组成、编辑及测试目的:MACC由十七项组成(表1),其中十六项应用汉语言语材料,一项为非言语性材料(环境声)其编辑表l汉语最低听觉功能测试组成原则是:①符台汉语普通话语音规范要求,在音素辨别中保持语音平衡。,词汇辨别中选用汉语口语频度大的词汇¨;②符合言语测听材料的要求,使MACC总体上能代表实际生活中可能发生的言语活动的各种类型样本;⑧除短句、短文材料外,避免轻声及虚词所有各项词汇表在编辑中均按照各自不同的测试邮政编码l00730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目的严格选材,井经过正常人及部分聋人预试验后再正式录音合成音素辨别测试主要是检测受试者对元音和辅音的听觉感知能力,评价助听装置对音素感知的帮助。噪声中言语感知测试(Speechperceptioninnoise,SPIN)的目的在于:①检测受试者在噪声背景下辨别言语的能力观察其应用言语中语言学信息内容(如根据上下文判断词汇)的能力,以及记忆功能和、认识(co旦nltive)能力;②对助听装置抗干扰能力作初步评价、对比,估价在噪声环境下患者是否能从助听装置中受益。数词辨别测试可以和元音、辅音测试的结果相比较,以观察聋人的数词辨别率及汉语数词主要携带的信息内容。短甸和短文测试主要用于评价受试者感知连续言语的能力,以及利用综合性唇读、上下文语义提供信息的能力。同时评价助听装置能挹供多少音段(Seg-ment)和超音段(suprasegment)听觉信息,这是最终使聋人达到日常交谈的一个主要特征声调是汉语的字音成分,MACC两组声调测试表中的词汇均为同音词,旨在强调声调辨别。由于在声调辨别中基频(FundamentMfrequency,)及其变化模式具有决定性作用,所以通过测试声调辨别力可初步评价助听装置提取基频的能力治疗聋^的最终目的是能在无任何提示的情况下进行言语交往,MACC以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用于这方面的评价.这也是深度聋人较难完成的测试为了了解受试者对言语以外日常声响的辨别力,以及助听装置对感知环境声响的增益,我们选甩了日常生活中最常遇到、常人不易混淆的18种声响作为环境声测试项目对于全聋患者,若初用人工耳蜗,我们在评价时一般首选最易项目,如噪声/嗓音辨别扬扬格异/同辨别。另外,为了全面评价聋人对汉语各种语音现象的辨别及汉语语义辨别中的各种相关因隶.同时为了与英语MAC的相同测试结果进行比较,我们也编辑了重读及语调测试=、录音合成:编辑测试材料并经预测筛选后,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音室录制成磁带请中央台著名播音员(男声:嗓音平均基频175Hz;女声:嗓音平均基频267Hz)发音,各词句的响度尽量保持均匀一致三、受试者:1.正常听力者共测试60例(60耳),其中男35侧,女25例年龄21io±3.2岁2.7例使用PUMC单导感应式人工耳蜗的全聋患者,使用时间1个月~2年1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