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性测验三班级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____得分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1.张某与王某有仇,某日张在王的饮水中下毒,王喝下中毒,张此时又后悔了,把王送到医院抢救,但王抢救无效死亡。张的行为()。A.是犯罪中止B.不负刑事责任C.是犯罪未遂D.是犯罪即遂2.王某因贪污罪被依法判主刑和附加刑。下列哪个附加刑是对王某不可能被判处的()。A.罚金B.没收财产C.驱逐出境D.剥夺政治权利3.李某因盗窃罪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抢劫罪被判处8年有期徒刑,则李在数罪并罚后,实际可能被执行的刑期是()。A.8年有期徒刑B.11年有期徒刑C.无期徒刑D.10年有期徒刑4.王某因犯杀人罪被判处死刑、抢劫罪被判处8年有期徒刑,则王在数罪并罚后,实际可能被执行的刑罚是()。A.死刑B.8年有期徒刑C.无期徒刑D.20年有期徒刑5.张某因犯贪污罪被判处8年有期徒刑,因受贿罪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附加没收财产,则张在数罪并罚后,实际可能被执行的刑罚是()。A.18年有期徒刑B.15年有期徒刑附加没收财产C.20年有期徒刑附加没收财产D.18年有期徒刑附加没收财产6·丈夫杀妻心切,虽然明知女儿和妻子晚上睡在一起,但仍半夜打开煤气杀妻,则丈夫对妻子和女儿的死所持的主观心理是()。.A.均为直接故意B.直接故意和过于自信的过失C.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D.直接故意和疏忽大意的过失7.甲先后犯有盗窃、抢劫、强奸三个罪,分别被判处5年、10年、8年有期徒刑,对甲数罪并罚,应处()。A.10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B.10年以上23年以下有期徒刑C.23年有期徒刑D.20年有期徒刑8.甲欲杀乙,到店里买了一把利刀,甲的行为是()。A.犯罪预备B.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D.犯罪即遂9·甲欲杀乙,带了一把利刀往乙的家中走去,途中甲突然腹部剧痛,只好到医院去,甲的行为是()。A.犯罪预备B.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D.犯罪即遂10·甲欲杀乙,为了寻找时机和地点,甲每天跟踪乙,甲的行为是()。A.犯罪预备B.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D.犯罪即遂11.甲欲杀乙,暗中带了一把利刀去乙的家中,到了乙的家门口,甲发现乙家门紧锁,问了邻居,才知乙出差到了外地,甲的行为是()。A.犯罪预备B.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D.犯罪即遂12、胡某,27岁,非常喜欢邻居家4岁的男孩小强。一日,胡某带小强到一座桥上玩,胡某提着小强的双手将其悬于桥栏处,开玩笑说要把他扔到河里去,小强边喊“害怕”边挣扎,胡某手一滑,小强掉入河中,胡某急忙去救。小强已溺水而死。从刑法理论上看,胡某对小涛的死亡结果在主观要件上所持的心理态度是什么?()A.间接故意B.疏忽大意的过失C.过于自信的过失D.意外事件13、甲欲毒死乙,于是在乙的饭盒中放了毒药,但甲明知乙在吃饭时会喂乙的三岁儿子吃饭,甲抱着“毒死乙最好不过,毒死乙的儿子也罢”的念头,结乙和乙的儿子均被毒死。甲对毒死乙的儿子的心里态度属于:()A.直接故意B.疏忽大意的过失C.间接故意D.过于自信的过失14、某甲与邻居某乙因琐事发生争吵,某乙气极朝某甲右眼打了一拳,即要退回房内,某甲追上朝某乙下腹打了一拳,某乙倒地死亡。尸体解剖发现某乙脾脏异于常人,极脆弱易受打击而衰竭,某乙正是因此而死亡。则本案中某甲的行为性质是:()A.构成故意杀人罪B.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C.构成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D.是意外事件,不构成犯罪15、张某意图杀害李某,一日晚藏于李某院门外,从虚掩的门缝中见一黑影在移动,即认为是李某,遂举枪射击,次日方知打死的不是李某,而是李某家中的一头牲畜。张某()A.应负故意杀人未遂的责任B.因意外事件不负刑事责任C.应负过失杀人的责任D.因其行为未造成李某受损害,不负刑事责任16、张某从邻居男孩小伟手中骗得房门钥匙一把,即作了模压并仿制,后还了钥匙。一日张某拿着仿制的钥匙去小伟家企图开门行窃,因钥匙仿制不准,未能得逞,准备回家加工后继续作案,此时被人抓获。张某的行为属于()A.犯罪预备B.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D、不构成犯罪17、李某因私仇蓄意杀害杨某。一天,李某在杨某回家途中向其开枪射击,但未击中。这时,李某尚有子弹3颗,却怕罪行败露,遂停止开枪射击。李某的行为是()A.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