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四年级数学说课稿:找规律四年级数学说课稿:找规律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老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实力。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以下是我细心整理的四年级数学说课稿:找规律,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四年级数学说课稿:找规律1说教材:第1页共45页《找规律》是苏教版义务教化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8~49页的内容。本课内容是让学生探究两种物体间隔排列中的简洁规律,并进行简洁应用。学生在第一学段学习时,已经结合有关学习内容,探究过一些事物中隐含的简洁规律,初步积累了一些探究简洁规律的阅历。而本课主要让学生探究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的简洁规律。例题呈现的是兔子乐园中的情景,让学生分别视察、分析两种事物之间排列的规律及个数的关系通过视察、分析、综合、归纳和抽象、概括等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实力,并通过发觉规律体验胜利,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念。在试第2页共45页一试部分又赐予学生充分的动手自我探究的时间,把操作学习给学生让学生独立去找寻其中的规律。想一想部分,重在将今日学习的找规律学问还原到生活中去,与生活中的例子相结合,进一步打开学生的思路,使学生的相识更加的清楚和形象。更能较好的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将学问运用到生活中去。说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验探究并初步体会和相识一一间隔排列中的两种物体数量间的规律,初步学会联系发觉的规律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2.学生经验探究规律的过程,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沟通合作第3页共45页中,驾驭视察、分析、比较的方法。3.培育学生发觉与应用规律的主动性和新奇心以及学习数学的爱好。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经验一一间隔排列规律的探究过程,找到并理解“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时,两端的物体相同,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多1,中间物体比两端物体少1”这一规律。教学难点:第4页共45页学生能用恰当的方式表述找到的规律。说教法:老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教学设计上留意重点内容的处理,注意培育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沟通的实力。本课我主要是结合嬉戏教学和小组合作沟通的教法,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提高学生的学习意愿,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轻松又能充分感受到规律在嬉戏中的体现。说学法:本课中我指导学生采纳了视察、分析、操作、及与他人沟通等活第5页共45页动,有利于培育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实力,可以运用这些学法学习其他类似的数学内容,使学生有法在手,乐于自学。说教学过程:《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需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学问阅历基础之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向学生供应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沟通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驾驭基本的数学学问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阅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子,老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基于以上理念,我设计了这样四个环第6页共45页节进行教学:1、嬉戏激趣,初感规律2、创设情境,探究规律3、联系实际,应用规律4、总结评价,回顾规律一、嬉戏激趣,初感规律。在课始,我没有创设困难的情境,而是通过我画你猜的嬉戏,让学生猜一猜下一个该画什么?学生在老师画出的图形的排列中感受到排列是有规律的,使学生初步体会一一间隔排列的现象,为探讨这样第7页共45页排列的两种物体数量之间的关系打下了比较扎实的基础,也为后面探究规律留出了时间。二、创设情境,探究规律出事小兔乐园情境图,让学生分别视察情境图中的夹子和手帕,木桩和篱笆,树和绳子这几组图,看图想一想每组的两种物体--兔子与蘑菇、夹子与手帕、木桩与篱笆的排列有什么特点?他们的个数有什么关系?并把自己的想法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然后再通过全班沟通使学生直观地看到在每两只兔子之间有一个蘑菇,兔子的只数要比蘑菇的个数多1;在每两个夹子之间有1块手帕,夹子的个数比手第8页共45页帕的块数多1……最终师生共同总结规律: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时,排在两端的物体的个数比另一种物体的个数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