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氧量滴定中各种条件的掌握很重要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一是反应速度比较慢,二是在什么条件下进行反应也很重要,因为不同的反应条件会决定不同的反应,产生不同的反应结果。2.1.1水样的酸度条件酸性高锰酸钾滴定法对水样中的酸度有一定的要求,因为酸度可以加快反应速度。耗氧量的酸度范围要求在0.5-1.0mol/L间。5mL1+3硫酸溶液加在水样中的酸度为0.75mol/L。实验证明当水样的酸度控制在0.2mol/L时,耗氧量的滴定也会顺利进行,测结果不会出现偏差。2.1.2水样的滴定温度耗氧量的滴定温度,也是反应条件的一个重要方面。耗氧量滴定温度要求在65℃-85℃之间。温度的大小对耗氧量的滴定反应有影响。当反应温度大于85℃时,草酸钠则容易分解;当反应温度低于65℃时,则会影响氧化反应的程度.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反温度.当室温为25℃时,水样从水浴锅中取下2分钟时水样的温度一般在80-85℃之间,此时正好进行滴定.滴定后水样的温度一般都会在60℃以上.如果掌握好水样取下后的时间与水样的温度的变化关系,就可以使滴定温度保证在65-85℃范围内进行。如果滴定后水样的温度不能控制在60℃以上时,温度最低也不要低于55℃。2.1.3水样的滴定速度耗氧量的滴定速度也不能忽视,也必须引起注意.氧化还原滴定的实质为电子得失关系,所以滴定速度相对来讲应该慢一些。高锰酸钾的滴定速度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高锰酸钾在开始加入时,需一滴一滴地加.当第一滴的高锰酸钾加上颜色褪去后再加第二滴高锰酸钾,至高锰酸钾的颜色迅速褪掉成自身催化剂后再逐滴逐滴地快速加入。否则滴定速度太快,可影响反应速度,太慢又水样的温度偏低。2.1.4水样的滴定终点水样的滴定终点也应该注意,因为终点掌握不好也容易产生一定的误差。水样滴定时的终点与标定时的终点应该完全一致。高锰酸钾既是标准溶液,又是自身指示剂.准确滴定终点应该是:当水样刚出现不褪的淡粉红色后再多加2滴或2滴半高锰酸钾至产淡粉红色30秒钟不褪色即可。高锰酸钾的加入量也最好都从零点开始,滴定尽量用体积小一些的棕色滴定管进行,这样可以使滴定条件最大可能的趋向一致。系统误差,提高检测的准确程度。2.2准确的加热时间是做好耗氧量检测的关键2.2.1准确控制加热时间耗氧量测定前水样需先放在水浴锅中加热反应30分钟然后进行滴定。准确的加热时间非常重要,因为加热时间的长短与果的准确度有关。一定浓度的耗氧量,加热时间越长,检测结果越高;反之,加热时间不足,检测结果就会偏低。水样的加热时间超过3分钟,检测结果的回收率就会在最大回收率的基础上提高4%,水样的加热时间若超过5分钟,检测结果的回收率就会提高到4%。所以应严格控制加热时间,注意不要使加热时间超出规定的范围要求。因为准确的加热时间是做好耗氧量检测的关键一环会给检测结果带来较大的偏差。结果见表1。2.2.2水浴量要高于水样量等水样在加热时除了要准确掌握加热时间,还应注意水浴锅内的水量是否高于水样瓶内的水样只有水浴锅内的水量高于水样的水样,才能保证水样瓶内的水样都进行充分的加热反应。否则加热反应不完全,易造成检测结果的偏低。另外,还需要对水在水浴锅内是否放得平稳引起注意,如果水样瓶在水浴锅内放得不平稳也会造成同样加热反应的不均匀,给检测结果带来误差。量水样在水浴锅内的加热还不能放得太多,太多了也会影响水浴锅内的温度。一般每10分钟或15分钟放一个水样,一个水浴锅多放3个水样即可。这样既不会使水浴锅内的温度受到影响,又有比较充足的时间进行间隔滴定。水浴锅内各个孔的受热情况一样,相邻的温度差别不大,相距远的温度差异较大。应注意尽量使水样在同一位置进行加热。这些环节注意并做好了就可以减不一致而产生的误差,提高检测准确度。平行滴定误差就会掌握在0.02-0.06mL之间,否则平行滴定误差可在0.1-0.3mL之间2.3水样在水浴锅中加热最好是加盖进行水样在水浴锅中加热最好是加盖进行。加盖加热与不加盖加热是不一样的。水样在水浴锅中不加盖加热的最高温度只能5℃,而加盖加热可以使瓶内水样的温度更高一些。瓶内水样的温度高了,反应就会充分,氧化程度就会更好。除此之外加盖还可以起到避免某些被测成份在加热中被蒸发损失掉的作用,防止检测结果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