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多元统计分析与SPSS应用》实验报告3班级学号姓名开课学院商学院任课教师任飞成绩实验内容:实验3正交试验设计3.1正交表的计算机实现熟悉OrthogonalDesign功能DATAOrthogonalDesignGenerate3.2熟悉Univariate功能熟悉Univariate功能AnalyzeGeneralLinearModelUnivariate...实验要求:3.11.正交表L9(34)的计算机实现2.试与例4.1比较,是否满足“均匀分散性”和“综合可比性”3.完成一張“五水平正交表”:L25(56)3.2写出正交试验设计问题SPSS实现的步骤完成本章习题1,2,3,4试讨论“Employeedata”是否能构成一个类似的正交试验设计问题教师评语:教师签名:年月日实验报告:3.11、按照顺序,Data→Orthogonal→Generate,进入“GenerateOrthogonalDesign”对话框,在Factorname框:输入a,点击Add添加,同样的方法输入b,c,d,如图3.1.1所示。选中变量“a”,单击Definevalue,分别在Value列的头三行输入1、2、3,单击Continue钮,同样的方法完成因子b,c,d的输入。如图3.1.2选择“Replaceworkingdatafile”,点击“OK”即完成正交表的设计,如图3.1.31图3.1.1图3.1.2图3.1.322、与例4.1比较,实验3.1中生存的正交表的均匀分散性和综合可比性都得到了体现:均匀分散性:在a、b、c、d四列中,1、2、3三个数字均在各列出现的次数相等,每列每个数字出现三次。综合可比性:任意两列中,将同一横行的两个数字看成有序数对时,每种数对出现的次数相等。如a列与b列数对如下:11、12、13、21、22、23、31、32、33,数对的组合有序,每个数对都出现一次。3、方法同1,结果见图3.1.4图3.1.433.21、写出正交试验设计问题SPSS实现的步骤1.1正交试验表设计按照顺序,Data→Orthogonal→Generate,进入“GenerateOrthogonalDesign”对话框,在Factorname框:输入“(因子)”,点击Add添加,同样的方法输入其它待检验的因子。选中变量“(因子)”,单击Definevalue,分别在Value列中输入因子的不同水平,单击continue钮,同样的方法完成其它因子选择“Replaceworkingdatafile”,点击“OK”即完成正交表的设计。1.2方差分析Analyze→GeneralLinearModel→Univariate,将检验值变量选入到“Dependentvariable”框里,检验因子选入到“Fixedfactor”框中,作方差分析。单击“Model”按钮,弹出“Univariatemode”对话框,选择“Custom”。在效应选项中选择主效应选项“Maineffects”,将因子选入“Model”框中,如有交互作用,将存在交互作用的两个因子同时选中,在效应选项中选择交互效应“Interaction”。2、课后思考与练习1、2、3、42.1简述正交试验设计的基本步骤(1)明确实验目的,确定评价指标(2)挑选因素,考虑是否存在交互作用,确定水平(3)选正交表,进行表头设计(若存在交互作用,根据交互作用表确定交互作用所在列位置)(4)明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得到结果(5)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主要是方差分析,确定显著性因子,得到最优水平组合。4(6)进行验证实验,作进一步分析2.2如何进行表头设计?表头设计即把需要检验的因子放到正交表相应的列上去,注意因子与交互作用不能混杂,即不能同时放在一列上,一列只能放一个因子或交互作用。若存在交互作用,交互作用所占列的位置参见相应的交互作用表。2.3什么叫重复试验?什么叫重复取样?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重复试验是指在同一个试验条件下重复进行m次试验,从而得到m个数据,这个m个数据的差异反映了试验误差的影响。重复取样是指在一个试验做好后,从中取m个样品测定其指标。因而这时m个数据的差异主要是产品不均匀、测试的误差,而不是试验误差。两者之间实质是不同的,数据结构式也不同,应该分别加以处理。2.4题中将A、B、C放置于第1、3、4列上,正交表取,由于三水平的两因子的交互作用项需占2列,则表明本次试验暂不考虑因子间交互作用。(1)数据结构式(2)打开“钢铁强度.sav”文件,如图3.2.1数据表中正交设计已符合题目要求,直接进行多因子方差分析Analyze→GeneralLinearModel→Univariate,将“钢材强度”选入到“Dependengtvariable”框里,检验因子“淬火温度”、“回火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