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操作并发症及预防处理1胸外心脏按压术操作并发症一、肋骨骨折1.发生原因(1)胸外心脏按压时,用力过大或用力不当;按压位置不当,用力方向与胸壁不垂直;(2)病人本身年龄大,骨质疏松,肋骨弹性减弱。2.临床表现(1)局部疼痛且随咳嗽、深呼吸或身体转动等运动加重,同时可有骨摩擦感;(2)胸壁血肿,胸部疼痛以及胸廓稳定性受破坏;(3)多根肋骨骨折时出现连枷胸;(4)按压胸骨或肋骨的非骨折部位(胸廓挤压试验)出现间接或直接压痛或同时有骨擦音、骨摩擦感和肋骨异常幅度。(5)X胸片上显示肋骨骨折。3.预防及处理(1)按压平稳,有规律不间断按压;(2)根据病人年龄和胸部弹性施加按压力量;(3)单处肋骨骨折治疗原则是止痛、固定和预护理操作并发症及预防处理2防肺部感染。①止痛:可口服或注射止痛剂。②宽胶布固定胸壁:因其止痛效果不理想、限制呼吸且有皮肤过敏等并发症,故除在转运伤员时才考虑应用外,一般不应用,或应用多头胸带或弹力束胸带,效果较好。③预防肺部并发症: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咳嗽、排痰,给予抗生素和祛痰剂。(4)对于多根多处肋骨骨折(连枷胸)的处理,除了上述原则外,尤其注意尽快消除反常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和充分给氧、纠正呼吸与循环功能紊乱和防治休克。可采用局部夹垫加压包扎或牵引固定。(5)行开胸手术,对伴严重肺挫伤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病人,及时行机械通气。二、损伤性血、气胸1.发生原因胸外心脏按压时,用力过大过猛或用力不当,导致肋骨骨折,骨折端刺破胸膜腔,形成气胸;刺破胸部血管,引起血胸。2.临床表现(1)气胸主要表现伤侧肺部分萎陷≤30%多无明显症状;伤侧肺部分萎陷≥30%可出现胸闷,气急、干咳;护理操作并发症及预防处理3大量积气时可发生呼吸困难,体检可见伤侧胸部隆起。(2)血胸主要表现少量出血多无明显症状;中等量(500—1000ml)以上出血,可表现为失血性休克及呼吸循环功能紊乱的症状,如面色苍白、口渴、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呼吸急促、发绀、贫血等。3.预防及处理(1)同肋骨骨折预防及处理1~2;(2)若为闭合性气胸:气体量小时无需特殊处理,2~3周内自行吸收;气体量多时每日或隔日胸腔穿刺排气,每次抽气量不超过1L,直至肺大部分复张。(3)若为张力性气胸:可安装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将气体持续引出。(4)患者气胸会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要给予吸氧,必要时行机械通气,行机械通气必须常规进行闭式引流。(5)若血气胸在肺复张后出血不止,除抽气排液和适当输血外,应考虑开胸结扎止血。(6)应用抗生素防治感染。护理操作并发症及预防处理4三、心脏创伤1.发生原因:胸外心脏按压时,前下胸壁直接受压力撞击所致。2.临床表现:心脏创伤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创伤的部位和严重程度,轻度挫伤可无症状,少数诉心前区痛,心电图可无异常;挫伤也可引起心电图异常;心肌酶增高。3.预防及处理(1)同肋骨骨折预防及处理1~2;(2)卧床休息,心电监护;(3)给予抗心律紊乱药物治疗,纠正低血钾;(4)有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房颤动且心室率快的病员给予洋地黄。四.胃、肝、脾破裂1.发生原因按压位置过低;按压用力过重;2.临床表现:①胃破裂临床表现以腹膜炎为主,恶心、呕吐伴持续剧烈腹痛和腹膜刺激征,肝浊音界缩小,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后可有体温升高、脉快、呼吸深快、血压下降等。②肝、脾破裂临床表现以腹腔内出血为主。护理操作并发症及预防处理5病人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可有明显腹胀和移动性浊音。肝破裂可伴有胆汁外溢。3.预防及处理(1)同肋骨骨折预防及处理1~2;(2)严密观察病情,定时测量生命体征,观察有无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发凉等休克症状,了解腹痛、腹胀、呕吐及腹部体征变化。(3)疑有内脏破裂者,禁食,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供给热量,记录出入量。未确诊前,禁用吗啡类药物。(4)胃破裂者,可行裂孔修补术或胃部分切除术;(5)肝破裂者则应彻底清创,确切止血,通畅引流;(6)脾破裂,做缝合修补术,严重者行切除术。五.栓塞1.发生原因胸外心脏挤压发生肋软骨分离或肋骨骨折时骨髓内的脂肪滴可进人体循环血管导致栓塞。2.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