咯血编者的话本刊编辑部咯血是指下呼吸道出血,经口腔排出的临床症状。咯血可能是支气管和肺部疾病的首发症状,有时可能是某些疾病的重要诊断线索。大咯血是一种威肋患者生命的急症,病死率颇高(25一10%)。临床上所指大咯血,每日出血量在600毫升以上,或咯血速度快,在16小时内出血量达60毫升以上或者在12小时内咯血量达500毫升以上。由于咯血而导致患者窒息或者需要紧急输血来维持有效的血容量者,也可视为大咯血。短时内的急性大咯血,可由于血块阻塞气道引起患者窒息,表现为突然胸闷、精神紧张、端坐呼吸,严重者张口膛目、紫纷等严重缺氧窒息表现,对大咯血及早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对抢救患者的生命。降低病死率有着重要的意义。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肺癌和肺炎等4种疾病仍然是我国最常见的咯血.原因,一般通过病史询问、详细全面的体格检查、常规的胸片检查都能作出诊斯。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出血的定位和病因的估计很有帮助,尤其是仅限于大气道内的肿瘤,肉芽肿、渍疡等病变所致的咯血,主要是靠纤维支气管镜来诊断。支气管造影或选择性支气管造影对支气管扩张症或周边型肺肿瘤等病变诊断,亦很有帮助。电子计算机横断体层扫描(CT)是放射线诊断学的一门新技术,主要待点是对人体组织密度分辨力非常高,其敏感度为常规X线摄片的10倍。CT可发现胸片所不能发现的肺和支气管疾病,如气管内或外浸润性病变、肺血管病、支气管扩张症、支气管结石等。由于CT设备价格昂贵,目前在国内仍未被广泛推广应用。肺血管造影(支气管动脉、肺动脉、主动脉造影)对肺梗塞、肺血管疾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但血管造影在一般国内基层医院仍未被推广。放射线核扫描在咯血性质的诊断有一定价值。通过肺通气一灌注扫描可显示出肺梗塞区结合性缺损(eombinateddefeet)。如为肺栓塞,扫描则出现游离缺损(dissoeiateddefeet)。灌注缺损常表明各种广泛性肺部疾病,如结缔组织病的肺损害,(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肺出血一肾炎综合征、韦格内氏肉芽肿等病)。支气管肺癌在扫描时常显示灌注缺损。咯血的治疗尤其是大咯血的处理应采取综合性措施,包括基础治疗(休息、镇静、护理等);止血疗法应与病因治疗相配合,才能取得良好效果。例如支气管扩张或肺结核咯血,在止血药应用的同时,应积极选用抗生素或抗结核药物以控制感染。目前对反复大咯血者治疗倾向于急诊外科手术治疗。认为只要无手术的禁忌症,在确诊和确定位置后,应及早手术,并以肺切除为首选。急诊外科手术治疗适应症有:¹24小时咯血量>600毫升,º咯血速度快,16小时内咯血量达60。毫升;À在任何24小时内,1次咯血量达20一30毫升以上,¼曾有咯血引起窒息史或反复咯血造成贫血及低血压而需要输血者。有报告大咯血手术切除的病死率为15~20%,非手术大咯血的病死率为75%。大咯血的外科手术禁忌症是:¹两侧周边肺部病变;º肺功能不全,肺活量占预计值40%以下和第一秒用力呼气量低于40%,»远隔转移的无法切除的肺癌多¼纤维支气管镜和支气管动脉造影不能找到出血部位者;½创伤或肺切除术后再咯血者。对不能手术治疗而内科治疗无效的大咯血患者,近年国外报告可采用以下儿种机械止血的方法,对暂时止血有显效:¹支气管气囊闭塞止血法,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发现病变活动性出血后,用Fogarty导管气囊填塞止血,º支气管动脉栓塞止血法。先经支气管内窥镜找出咯血支气管口,初步清除支气管内血块之后,插入带气囊(球形)导管,使患侧支气管闭塞,以防止血液倒流至对侧支气管而引起窒息。然后通过支气管动脉或肋间动脉进行支气管动脉造影,以确定出血之动脉血管,再用1毫米长的不透明的可吸收海绵胶条放置导管尖,送入出血动脉的远端栓塞止血。咯血的病因和病理生理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谢来胶咯血是指喉部以下呼吸道及肺出血,经咳嗽从口腔咯出。咯血由痰中带血或血痰数口,至数百毫升以上的大咯血。近年国内文献报告咯血的病因主要见于肺结核(52.9%)、支气管扩张(22.7%)、肺癌(6.6%)和肺炎(3.1%)等4种疾病。国外据selecky报道咯血以慢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扩张症占第一位,肺癌次之,肺结核则占第三位。现认为有1987年第18卷第1期10种以上疾病可引起咯血,其中主要是呼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