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一、判断题二、单选题1.健康不仅仅是不虚弱和没有疾病,还包括生理、心理和(B)方面的完满状况。A.身体B.社会C.心理D.情感2.(C)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成立,1988年国首届心理咨询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A.1978年B.1983年C.1985年D.1987年3.一位对现代世界精神卫生运动的发展具有最杰出贡献的人(A)A.比尔斯B、弗洛伊德C阿德勒D拉扎洛斯4.心理成熟是指心理健康发展到(C)岁之后的一种心智成熟、情绪控制成熟和社会成熟的状况。A.16岁之后B.18岁之后C.20岁之后D.22岁之后5.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特点,其一是,以(B)为主要服务对象。A.心理略有问题的大学生B.青年健康群体的大学生C.重度心理健康问题大学生D.心理障碍大学生6.在华盛顿召开的第一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是在哪一年(A)A.1930B.1931C.1932D.19337.(B)是指个体自出生到终老一生的过程中认知、情绪情感和行为等一切心理功能随年龄增长而改变的历程。A.心理健康B.心理发展C.心理教育D.心理成熟8.心理治疗的对象不包括是(D)A.心理略有问题的大学生B.心理障碍大学生C.重度心理健康问题大学生D.青年健康群体的大学生9.开展新生心理普查,建立在校生(C)是高校学生心理测评的内容之一。A.成绩档案B.学籍C.心理健康档案D.普查情况档案10.心理咨询的形式不包括(D)A.个人咨询B.团体咨询C.网络咨询D.拓展训练11.现代(B)工作始于1789年比奈尔医生为解除住院精神病人的锁链所作的改革。A.心理咨询B.心理卫生C.心理治疗D.心理康复12.(D)是指心理健康发展到二十岁之后的一种心智成熟、情绪控制成熟和社会成熟的状况。A.心理健康B.心理发展C.心理教育D.心理成熟13.中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在20世纪(C)年代后开始兴起的。A.60B.70C.80D.9014.(B)是指通过各种有益身心的活动,帮助自己合理宣泄情绪,保持心理平衡。A.心理咨询B.心理自助C.心理治疗D.心理康复15.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每年(C)的为世界卫生日A.9月10日B.11月10日C.10月10日D.12月10日16.1908年,美国人(B)的自传《一颗找回自我的心》引起了关于争取精神病人合法权益的运动。A.比尔B.比尔斯C.比奈尔D.詹姆斯17.在20世纪(C)年代,美国各大学先后成立了学生心理咨询机构。A.20B.30C.40D.5018.正确的健康概念应指(C)A.没有疾病B.身体壮实C.不但躯体健康而且心理健康D.心理素质高19.下列对学校心理辅导理解正确的一项是(B)。A.学校心理辅导以少数有心理问题的个别学生为服务对象B.心理辅导把工作的重点放在预防心理问题的出现和促进学生潜能的发展上C.学校心理辅导侧重于学生的心理与行为障碍矫治的心理治疗1D.心理辅导等同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20.学校心理辅导的主要方式一般有两种,下列关于它们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A.学校心理辅导有团体辅导和个别辅导这两种主要的方式B.团体辅导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预防辅导为主C.个别辅导是以少数学生为对象,以矫治辅导为主,属补救性的辅导D.经常逃学的学生、有学习障碍的学生更适合于进行团体辅导三、多选题1.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具备哪些特征(ABC)A.能正确认识和了解自己,悦纳自己B.情绪基本稳定,无长期的焦虑,较少有心理冲突C.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乐于与他人交往D.学习成绩优异2.以下哪种说法是属于与心理健康相对的概念(ABC)A.心理疾病B.精神病C.心理失常D.心理教育3.对心理发展有影响作用的包括以下哪些(ABCD)A.学校教育B.遗传C.社会D.实践活动四、论述题请论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有哪些?第二章大学生活的心理适应二、单选题1.汉斯.塞里认为应激的动态发展有三个阶段:(C)、抵抗和衰竭。A.防御B.应对C.警觉D.输入2.(A)是指将客体纳入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或行为模式的过程。A.同化B.顺应C.监控D.应对3.(B)是指调整原有的认知结构或行为模式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A.同化B.顺应C.监控D.应对4.(C)是人与环境的一种平衡状态,是个体的心理和行为面对环境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变化的能力,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A.同化B.顺应C.适应D.应对5.根据适应过程中的态度可将适应分为主动适应和(C)适应。A.生理B.心理C.被动D.内部6.(A)适应是指个体被动的干部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