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paper.edu.cn-1-生态适宜度评价在如东经济开发区环评中的应用钱树芹河海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8)E-mail:qianshuqin111@163.com摘要:本文以江苏省如东经济开发区为研究对象,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引入了土地生态适宜度评价的方法,选择相应的评价因子,并借助Mapinfo工具将数值运算与图形叠置相结合,实现了对开发区土地生态适宜度评价的定量化研究,为开发区的合理规划提供决策依据。关键词:开发区;生态适宜度评价;环境影响评价1.引言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现阶段的土地越来越不满足人类的要求。人类开始把目光转向未开发的有限的土地。如果人们盲目的开发土地,而忽略了自然环境的承载力及土地使用的适宜性,将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性,产生严重的环境负效应。所以,要科学、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应该对开发区的土地利用进行生态适宜度分析。寻求最佳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合理的规划方案。生态适宜度分析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区域开发建设规划和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2003年颁布实施的《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也将生态适宜度分析列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本文结合实例,对如东县开发区的土地利用进行生态适宜度分析,借助Mapinfo工具,对土地开发度进行评价,并分别建立起开发区工业用地、居住用地生态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对开发区土地利用进行定量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环境污染,以此为开发区的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2.江苏省如东经济开发区东安工业集中区概况东安工业集中区位于黄海之滨,长江入海口北翼,处于江苏省如东县东部,当地的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偏东。工业区的规划面积为11.6km2。区内现有用地类型为居住用地、盐场用地。规划区域布局:居住用地以二类居住为主,主要分布于工业区中部(中心商业区两侧)。在中心区东侧,规划建设一座医院,在中心区东部设教育科研设计用地。精细加工、电子等高新产业,主要布局于工业区西部及中部,纺织、制造、粗加工等集聚型产业,主要布局于工业区东北部。开发区的性质是:如东县新的经济增长点,集生产科研、商业办公、居住、物流四大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的绿色产业基地。针对区域的变化,将进行生态适宜度分析。3.开发区生态适宜度评价的概念开发区生态适宜度评价是调查分析土地利用中的环境问题和发展趋势,识别开发区规划及区外经济活动可能导致的主要环境影响,选择对所确定的土地利用目标影响最大的一组因素作为生态适宜度的评价指标,确定它们对影响开发区生态环境的权重及其在空间上的组合,在此基础上,对开发区规划的各种土地利用类型进行评估,确定是否适宜及适宜的程度,实质是一种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方法[1,2]。常用的一些方法有地图重叠法、因子加权评分法等。地图重叠法是一种形象直观,可以将社会、自然环境等不同量纲的因素进行综合系统分析的一种土地使用生态适宜性的分析方法。因子加权评分法的基本原理与地图重叠法的原理相似。加权求和的方法克服了地图重叠http://www.paper.edu.cn-2-法中等权相加的缺点,以及地图重叠法中的繁琐的照相制图过程,同时避免了对阴影辨别的技术困难。加权求和法另一重要优点是适宜应用计算机,这也是近年来该方法被广泛运用的原因[3]。4.东安工业集中区生态适宜度评价4.1评价步骤生态适宜度分析分三个步骤进行:①生态因子筛选;②进行单因子分级评分;③对单因子进行综合计算,求出适宜度,评价各网格对某一用途的适宜度。4.2生态因子筛选东安工业集中区的规划用地主要为工业用地、居住用地。本文对其两类用地进行用地生态适宜度分析。通过对开发区及周边地区的环境特征分析,根据规划区域的性质与功能,用专家咨询及效应分析的方法筛选生态因子。工业用地选取:大气质量指标、距供热管网远近、距排污管网远近、距黄海距离、土地利用度、人工与自然特征(位置)、气象因子(风向)七个评价因子。针对居住用地对生态环境的主要要求,选择了人工及自然特征(位置)、绿地覆盖率、风向、环境噪音、距工业用地远近、人居满意度和景观舒适度七个评价因子。祥见表1:4.3评价因子的量化和分级评价因子的量化和分级直接关系着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