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医学教育·慢性荨麻疹的治疗!"#$%’%()*+"(’,-."%,-$",$唐鸿珊,朱一元!"#$%&’()*+’,,%-./)01+’[摘要]慢性荨麻疹是多数病因不明、病程长且治疗困难的皮肤病。作者复习有关文献介绍对慢性荨麻疹的非药物和药物治疗,其重点为药物治疗。[关键词]荨麻疹,慢性;治疗[中图分类号]2345678[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9::9;3:5<(7::8):9;::4=;:7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多数病因不明、病程长且治疗困难的皮肤病,其中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是一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类型,在美国和欧洲患病率为:69@!A@,8:@以上病人超过=个月仍有风团,更有长达9:年者[9]。近9:年的研究表明,有很大比例的>?-病人被确定为由自身免疫所致[7]。当今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仍是以对症治疗为主,治疗目标是迅速、持久缓解症状。许多药物和非药物的干预是有价值的,但并非普遍成功,对治疗的选择应个体化。9非药物治疗在少数情况下,慢性荨麻疹病例能发现病因,处理必须直接针对其病因。可以从病史中确定加重因素,例如热、紧身衣服、应激反应、酒精等,对物理性荨麻疹的诱发性刺激应尽可能避免。若有清楚的诱因则应忠告预防方法,例如寒冷性荨麻疹的病人应遮盖暴露的皮肤。对症治疗例如胆碱能荨麻疹应予凉快,寒冷性荨麻疹发作时应用热水沐浴是有帮助的。单纯的凉爽洗剂如:64@!96:@薄荷洗剂常受到欢迎[A]。建议不用镇痛药阿斯匹林和其他非类固醇抗炎药,因为这些药在约A:@病人中能激发慢性荨麻疹,多主张用对乙酰氨基酚。荨麻疹患者必须避免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B?),在少数情况,血管性水肿是其不良反应。多年来已认识到要避免食物性假性过敏原包括食物色素、防腐剂和天然的水杨酸盐。一般认为在慢性荨麻疹的大多数类型中采用食物处理不起作用,除非应用双盲、安慰剂对照激发试验。在对>?-的一项最近的开放性、前瞻性研究中,83例食物反应患者中应用小剂量假性抗原性食物,仅9<@患者被证实在双盲、安慰剂对照激发试验中与个别假性抗原性食物有关,确定了假性变应原食物[A]。7药物治疗769一线治疗药物抗组胺药是慢性荨麻疹的主要治疗药物,它们能减少瘙痒、风团。最近回顾性分析发现A<:例门诊[作者单位]9安徽省立医院皮肤科,安徽合肥7A:::9;7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安徽合肥7A:::9[作者简介]唐鸿珊(9
?-有效或可能有效,为了控制疾病应定期服用[A]。表9常用非镇静和轻度镇静抗组胺药通用名商品名日剂量(C()特点西替利嗪D0EFGH9:轻度镇静咪唑斯汀C/D&IIG’9:非索非那定+IIG(E+95:氯雷他定JI+E/F/’9:地氯雷他定JI+E/’GH4有人认为[9]各种抗组胺药可如此合用:"两种第9代%9受体拮抗剂;#第一代和第二代抗组胺药联合应用,第二代抗组胺药在早上用,第一代药物晚上用;$两种第二代抗组胺药联合应用;%多塞平和第一代或第二代抗组胺药合用;&一种%7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或雷尼替丁)同第一代或第二代抗组胺药合用。在欧洲,对严重患者超过常规剂量用药已成习惯做法。由于其稳定肥大细胞,抑制黏附分子表达和嗜酸性粒细胞趋化性的效应而达到皮肤%9受体完全阻滞从而增加了疗效。76969咪唑斯汀(C/D&I+*F/’)是一种新的第二代抗组胺药,是抗4)脂氧合酶活性的%9受体拮抗剂。K1LGEFGGF等[8]用咪唑斯汀9:C(/M治疗了55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结果表明咪唑斯汀9:C(/M治疗慢性荨麻疹是有效和安全的。咪唑斯汀与氯雷他啶的疗效相似,且明显优于安慰剂。咪唑斯汀起效快,在治疗的第9次就可改善荨麻疹的症状,其耐受性也较好,临床用药安全性与安慰剂及其他第二代抗组胺药相似。76967非索非那定(NGH&NG’+M/’G)是一种非镇静抗组胺药,可减轻变态反应症状,起效迅速,且无心脏毒性的危险。O1IFP+’+’等[4]在一项多中心试验中,给9:5例>?-病人应用非索非那定=:C(,7次/M,8周。在9、A和=周评估病人的症状和体征恢复情况和安全性,<4@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