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21:咳嗽、咳痰**咳嗽是一种反射活动,可借以清除呼吸道内的异物和分泌物,是机体的重要防御功能之一。感染、理化因素及各种过敏原均可引起咳嗽、咳痰。1.临床表现(1)咳嗽的性质:分为干性咳嗽和湿性咳嗽。(2)痰的性状和痰量:痰的颜色因其所含的物质而不同,一般将24h痰量超过100ml称为大量痰,若痰量原来较多而突然减少,伴有发热,可能为支气管引流不畅所致。(3)咳嗽、咳痰与时间、体位的关系:有些病人在处于某种体位或姿势时可诱发或加重咳嗽、咳痰。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病人往往在清晨起床或夜间刚躺下时咳嗽加剧并咳出大量脓痰,护士可以利用其特点进行体位引流。(4)伴随症状:常见的有发热、胸痛、呼吸困难等。2.护理措施(1)保持舒适、清洁的环境。(2)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多饮水,每日饮水量保持1500ml。(3)促进排痰①指导有效咳嗽;②胸部叩击(拍背);③湿化呼吸道(如雾化吸入);④体位引流;⑤机械吸引。(4)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67](A1型题)下列咳嗽、咳痰护理措施中,错误的是()。A.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清洁B.咳脓痰者注意口腔护理C.痰稠不易咳出时应多饮水D.协助痰多的卧床病人翻身E.痰多体弱无力咳嗽者施行体位引流[68](A1型题)对痰液过多且咳嗽无力者需采取()。A.体位引流B.超声雾化吸入C.吸痰、吸氧D.指导有效咳嗽E.翻身拍背或吸痰*考点22:咯血****1.常见病因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血液病、医源性因素等,以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支气管肺癌最常见。2.临床表现常有胸闷、喉痒、咳嗽等先兆,咯出的血多为鲜红色,量多少不等,持续时间亦长短不一。一般每日咯血量在100ml以内为小量咯血,100~500ml为中等量咯血,每日咯血量500ml以上或一次咯血300~500ml为大量咯血。咯血的并发症有窒息、休克、肺不张(肺部感染)等。窒息为咯血的重要致死原因,其临床表现为咯血过程中,病人咯血突然减少或中止,出现气促、表情紧张、惊恐或烦躁不安,很快发生颜面青紫、全身抽搐,进而心跳、呼吸停止。3.护理措施(1)安慰病人,缓解紧张情绪,向病人解释屏气非但无助于止血,且对机体不利。(2)卧床休息,大量咯血时,协助病人采取患侧卧位。(3)观察病人咯血的频率、咯血量、意识状态、有否发绀。(4)按医嘱给予止血药(如垂体,后叶素)、止咳药(剧烈咳嗽时常用可待因,但禁用吗啡),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5)备好抢救药和物品。(6)病人出现窒息早期表现立即投入急救①清除积血,保持气道通畅;②气道通畅后给予高流量吸氧;③自主呼吸受损时给予呼吸兴奋药,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7)病人出现休克表现时及时补充血容量,做好相应护理措施。[69](A1型题)咯血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A.静卧休息,尽量少翻动B.大咯血时,应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C.咯血不止时,嘱病人屏气以利止血D.保持大便通畅E.若为肺结核咯血则应卧向患侧[70](A1型题)大咯血窒息处理首先()。1A.加压吸氧B.输血C.注射止血药D.清除口腔内血块E.进行人工呼吸[71](A1型题)体温降低见于()。A.无菌性炎症B.大量失血C.组织破坏D.恶性肿瘤E.免疫反应[72](A1型题)对大咯血病人应重点观察()。A.体温变化D.瞳孔变化C.血压变化D.窒息先兆E.意识状态*考点23: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是指病人自觉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并伴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异常。严重时出现鼻翼扇动、张口或端坐呼吸。按其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1.常见病因以肺源性呼吸困难最为常见。根据临床特点分为吸气性呼吸困难、呼气性呼吸困难、混合性呼吸困难。2.常用的护理诊断(1)气体交换受损:与肺部病变使有效呼吸面积减少有关。(2)低效性呼吸形态:与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使气道狭窄有关。3.护理措施(1)调整体位:宜采取半卧位或端坐位,必要时设置跨床小桌。(2)休息:严重呼吸困难病人应尽量减少活动和不必要的谈话,以减少耗氧。(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口鼻腔清洁。(4)氧疗①根据病人病情和血气检查结果采取不同的给氧方法和给氧浓度。如缺氧严重而无二氧化碳潴留者(PaC02<50mmHg),可用面罩给氧,给较高氧浓度(35%~45%);如病人缺氧伴明显二氧化碳潴留(PaC02>50mmHg)时,应给予持续低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