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心理2009年8月第7卷第4期JournalofCampusLife&MentalHealth,August2009,Vol.7,No.4神经衰弱症心理咨询一例洛阳理工学院师范部(471023)卢莉丽本文报告了一例主要运用认知行为疗法使求助者神经衰弱症状基本消失,能正常学习和生活的心理咨询案例。1一般资料王某,男,21岁,某专业大二学生。父母均为农民,家中长子,还有一妹妹。无重大躯体疾病史,家族中无精神病史。从上高中起开始晚上睡眠不好,老做梦,现在一看书、上课,就觉得注意力不集中,老跑神,脑子不断地想一些小事情。自己对此很苦恼,不知怎么办才好。2个人陈述和他人反映2.1个人陈述:我在初中时学习成绩还很不错,考上了县城一中。中考后,我对一个女孩很有好感,我向她表白,想和她做朋友,但被她拒绝了。从此我开始失眠,并且影响到高中学习。高二时看过医生,说是神经衰弱,吃过药,但作用不大。后来就没有吃药。高三时老觉头痛,考前在家休息将近2个月。刚上大学时好点,但现在我又老觉得晚上睡不好,老做梦,第二天醒来就觉得没精神。我对专业兴趣不大,我觉得专科生将来难就业,报考了法律本科自学考试。但就因为睡眠质量差,影响了自己的精神状态,从而影响学习。我想只要调整好了睡眠,咨询)。7.1第1次咨询:①目的:建立咨询关系,收集相关信息,进行心理诊断,确定咨询目标。②过程:在咨询开始时,充分尊重宋某,通过开放式的提问,了解宋某的详细资料,通过真诚、热情、共情、积极关注,注意倾听,让宋某尽情倾诉,以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明确宋某的问题。7.2第2次咨询:①目的:加深咨询关系;介绍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模型(ABC模型);②过程:摄入性谈话,推动良好咨询关系的建立;明确求助者的问题;举例说明、解释合理情绪疗法:诱发事件A:期末考试不及格;不良情绪C:心烦;不合理信念B:我本来是一个好学生,不应该出现这种糟糕的事。布置咨询作业:让求助者尝试把自己的问题表示出来。告诉求助者,家庭作业是咨询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自己的问题思考得越全面越认真,进步就会越快。7.3第3次咨询:①目的:加深咨询关系;寻找和确认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帮助求助者领悟自己的问题与不合理信念的关系。②过程:咨询师通过与求助者的深入谈话,进一步加深了咨询关系。咨询作业反馈:宋某基本能够按照合理情绪疗法的ABC分析自己所遇事件。但不能理解自己的想法为什么是错误的。诱发事件A:打架事件中老师和家长没有为错误态度和行为道歉;不良情绪C:情绪低落;不合理信念B:老师和家长必须对我道歉。咨询师分析:举例说明一个硬币抛起来,落在地上会有几种情况?通常有两种。生活中的事件发生之后,也会有这样的结果,无论哪一种出现都是正常的。通过交谈、启发与引导,最后,帮助求助者列出与此次问题有关的情绪低落的不合理信念:我是被冤枉的,他们必须向我道歉;每个人都必须得到外界的非常公平的待遇。布置咨询作业:要求求助者对上述列出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认真思考,目的是为了帮助求助者把注意从过分关注自己的情绪和诱发事件转移到关注自己的不合理信念上来,并领悟自己的问题与不合理信念的关系。7.4第4次咨询:①目的:帮助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有不合理信念;帮助求助者建立合理信念,减轻或消除情绪困扰。②过程:反馈咨询作业:求助者通过硬币的实例,基本能够理解自己的不合理信念;求助者的情绪反应强度降低,但仍然对老师和家长有些不满。对此情绪,咨询师未作处理;针对上次列出的不合理信念,咨询师运用“黄金规则”与求助者进行商讨与辩论,让求助者分清合理与不合理信念,并帮助他学会以合理信念代替不合理信念;经与求助者进行商讨与辩论,得出如下建设性信念:世界上没有完全公平、平等的事情;即使我再公平地对待别人,也不能完全要求别人同样对待我。布置咨询作业:确认自己情绪比较稳定后,与咨询师沟通一次,谈话内容自行决定。7.5第5次咨询:①目的:巩固咨询效果;结束咨询。②过程:来访者心态明显轻松,自述情绪应经恢复正常,并且主动与爸爸深入地谈过话,诉说了这一阶段自己的感受,爸爸为儿子的成长感到高兴。咨询师引导其深入思考一下,以前克服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