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舟山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摘要:近年来,舟山海洋经济快速发展,逐渐形成了多种产业和相对完整的海洋经济体系。但舟山在发展海洋经济的同时,海洋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主要初探了舟山在海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环境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针对舟山的海洋环境保护问题提出了一些浅显的建议。关键词:舟山,海洋经济,海洋环境保护一、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发展海洋经济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种共识和潮流,世界各沿海国家都在积极开发海洋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化学资源和海洋能源,大力发展海洋交通运输业、临海工业、海洋旅游业、海洋服务业、海水综合利用业、海洋油气业、海洋环保业、海洋工程等。事实证明,“向海则兴,背海则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兴衰荣败,与海洋经济的强弱休戚相关。而海洋环境的好与坏不仅关系到海洋产业的发展质量,而且是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没有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人类就不可能真正拥有自己的海洋。因此关注海洋环境,加强海洋特别是近海海域的治理与保护,提高海洋水质是我们以及世世代代的历史重任。近几年来,我国认真贯彻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的原则,把域水质受到污染的程度降到最低水平。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所存在的隐忧,近年来,海洋资源逐年枯竭,渔业资源已经面临着衰退的威胁,同时在海洋经济开发发展的同时带来的海洋污染也日益严重。二、舟山近海海域存在的环境问题舟山近海海域存在的海洋环境污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陆源污染物陆源污染物是海洋生态环境的主要污染因子。随着舟山沿海化工园区等重大用海项目的开工建设,大量的工业废水、污水等陆源污染物直接人海或未经达标处理排放人海,导致水质富营养化严重,N、P比例严重失衡,海洋环境质量下降,进而引起赤潮等海洋灾害,对海洋生物资源、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造成严重损害。2、船舶排放的污染物船舶造成的油污染,船舶运输中的有害物质污染,船舶生活污水污染,船舶垃圾污染,运载有毒有害物质的船舶在航行中因过失或不可抗力而造成的有毒有害物质泄漏所形成的污染等等。舟山市现有码头泊位153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8个,2006年临港工业总产值实现335.5亿元,同比增长30.4%,港域吞吐量完成1.14亿t,海运业成为全省第一大市。全市港口物流业面临着“百亿项目”、“提量冲亿”、“两港一体”三大任务。“百亿项目”是指金塘大浦口集装箱码头、六横煤电一体化项目、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册子原油中转项目、万向成品油中转基地、马迹山二期扩建工程等一批总量在几百亿的大项目2005年相继投入建设,舟山市的港口业将从兴中岙山基地、马迹山的“一枝独秀”。然而在舟山港口物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船舶在运输中及生活中的一些污染无疑对舟山海域环境带来了重大威胁。3、粗放的海洋产业结构和海洋开发粗放的海洋产业结构和不合理的海洋开发使一些深水港和航道淤积,局部海域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舟山的海洋产业结构,从根本上说,表现为产业发展对市场变化的被动适应,未能在市场快速变化的环境中,形成高适应性与应变能力,致使舟山海洋产业结构与其他沿海地区相比有很大差距。第一产业的重心地位延续至今,比例高于其他沿海地区,但对其他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却在减弱;第二产业的主导作用不够明显,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还须进一步提高;第三产业借助于发展的两大基点———运输与港口仓储业、海洋旅游业。舟山海洋产业粗放的生产经营方式,造成了对资源的高消耗,大大加剧人与资源的矛盾,影响海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4、过度海洋捕捞和养殖舟山市渔业产值占全市工农业总产值的20%以上,占全市农业产值的85%以上,舟山工业的涉渔比重高达45%以上,第三产业中许多行业也与渔业休戚相关,水产品出口占全市出口创汇额超过80%。然而舟山海洋渔业由于近海捕捞渔船增长过快和捕捞技术的改良,鱼类捕捞量已达到极限,沿岸鱼类种群处于急遽衰退之中,一些经济鱼类正面临着濒危绝迹的威胁,如大黄鱼原是舟山沿海渔场捕捞的重要经济鱼类,2007年产量仅2000t左右,带鱼、银鲳等主要经济鱼类资源也逐渐减少,幼鱼比例增加。过度海洋捕捞和养殖加剧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