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O的财务管理与风险控制、成本控制、价值创造、提高财务领导力的主要使命直接关联,在制造企业中尤为突出。如同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一样,成本管理也是每个企业CFO的基本职能。最基础、最平凡的事项往往是CFO履职质量的关键点,成本管理与CFO的风险控制、价值创造、提高财务领导力的主要使命直接关联,尤其是制造企业,面临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各种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化、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都对CFO的成本管理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企业中,除了全面成本管理主张全员、全面、全过程的建立企业成本文化之外,建立企业的标准成本以实现对产品成本形成过程中的投产前控制、制造过程控制与流程过程控制相一致,同时应引入价值工程/价值分析方法,才可能建立起企业一套完整的成本控制体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会计学教授苏锡嘉讲的“压缩费用比降低成本更容易,比如出差住宿,可以五星变四星,四星变三星,三星变锦江之星。”道出了我们CFO成本控制的尴尬之处,在现在的大数据、云计算、3D制造时代,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可能面临新的颠覆性的管理技术革命挑战,创新可能比知识产权更重要,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同样需要革新。只靠预算、标准成本规范、管理会计等手段,只关注费用的控制可能满足不了新形势下的成本控制目标,真正的全面成本管理,即成本技术优化模式已经在一些竞争类企业中探索。本期,笔者就谈谈自己对CFO成本理念的新思考。价值工程思维成本技术优化应在产品研发阶段利用价值工程原理,进行详细的论证分析。价值工程(ValueEngineering)是一种新兴的科学管理技术,是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方法。自诞生以来,价值工程之所以得到迅速推广,是因为它提供了降本增效的有效途径。传统的管理方式强调分系统、分工各搞一套,造成人为的割裂,管理人员注重经营效果,侧重产品产量和成本,而技术人员则只管技术设计,侧重产品性能方面的考虑,加上设计者的个人考虑,自然会提高设计标准,诸如保险系数、安全系数等标准,这就形成了技术与经济脱节的状态,而价值工程则着眼于从两方面挖潜达到最佳经济效益,是符合现代化生产和现代科技发展规律的有效方法。以汽车产品为例,汽车行业是完全竞争的行业,除了品牌影响、产品性能、档次等基本因素外,消费者选择购车的重要因素是商品的性价比,尤其是在产品同质化的情况下,哪个厂家的产品价格低廉,哪家产品就更具竞争力,而支撑产品低价的动因是单车成本。过去我们财务主管总是分析毛利率、关注变动费用与边际效益等直观财务指标,而对财务指标后面的价值分析关注不够,而当这些指标差强人意时又往往不知从何处下手?那种纯财务思维的“单打一”的成本控制模式已不合时宜,作为制造企业的CFO,应推动企业建立价值工程思维。在价值分析中要关注两点:一是识别关键的成本驱动因素;二是对标竞争者并找准差距。以北汽自主品牌轿车为例,2013年销售20.2万辆,同比增长201.8%,北汽用了两年时间将自主品牌做到初具规模。但从盈利角度来看并不尽如人意,处于亏损状态。2014年我们的产销目标接近40万辆,盈利指标仍是我们的短板,面对研发费用、材料成本、制造成本、物流成本等各项费用的高企,我们应该先从何处入手,显然那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成本控制模式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所以利用价值工程原理,创新思维、甄别自主品牌轿车关键的成本驱动因素是北汽近期成本控制的重点。作为北汽的CFO,笔者认为,产品的研发设计环节是目前北汽自主品牌轿车的关键成本驱动因素,因它决定了产品的市场定位、决定了产品80%的变动成本构成、决定了产品价值与功能,进而影响了总成本。根据价值工程的一般计算公式:价值=功能/成本,笔者认为,北汽的研究院应参照公式在设计产品时考虑价值、功能、成本之间的关系,自主品牌轿车标准成本应该是财务、研发、采购、生产、物流、销售全产业链共同参与制定,从供应商选择、工艺安排、功能优化等方面入手,解决关键成本驱动因素,进而再解决价值链其他要素的成本控制问题。在自主品牌轿车起步时间较短、缺少必要的经验与信息积累的情况下,对标竞争者或行业先进典型,并找出差距是进行价值分析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