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全体公民。(×)2、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是我国最低的一级国家政权机构(×)3、人大代表在各种会议上的发言不受法律追究。(×)4、受教育权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5、劳动权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6、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有监督宪法实施的权利。(√)7、联邦制国家中的最高立法机关通常采用两院制。(√)8、1954年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9、特别行政区法院有终审权。(√)10、我国国家机构遵循的原则是民主集中制。(√)11、民族自治地方、即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政府的主席、州长、县长应当有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12、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决定,或者非经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13、对人大代表的逮捕程序和普通公民适用的程序相同。(×)14、根据宪法,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或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15、社会主义国家的政体基本上都是共和政体。(√)16、人民代表大会制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形式。(√)17、维护宪法、法律的尊严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18、人民调解的本质特征和灵魂是群众性、自治性和民间性。(√)19、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可视情况收取一定的费用?(×)20、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建立健全各项调解工作制度,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21、当事人可以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也可以主动调解。当事人一方明确拒绝调解的,不得调解。(√)22、基层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对适宜通过人民调解方式解决的纠纷可以在受理前告知当事人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23、人民调解委员会根据调解纠纷的需要,可以指定一名或者数名人民调解员进行调解,也可以由当事人选择一名或者数名人民调解员进行调解。(√)24、人民调解员应当记录调解情况。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建立调解工作档案,将调解登记、调解工作记录、调解协议书等材料立卷归档。(√)25、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的,可以制作调解协议书。当事人认为无需制作调解协议书的,可以采取口头协议方式,人民调解员不需要记录协议内容。(×)26、原纠纷的诉讼时效因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而中断。(√)27、人民调解委员会根据纠纷当事人的申请,受理调解纠纷;当事人没有申请的,也可以主动调解,但当事人表示异议的除外。(√)28、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纠纷,必须在专门设置的场所进行,不得在其他场所进行。(×)29、民间纠纷未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当时人不得通过仲裁、行政、司法等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30、人民调解委员会至少要有5人组成。(×)31、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应当及时、就地进行,防止矛盾激化。(√)32、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纠纷,发现纠纷有可能激化的,应当采取由针对性地预防措施。(√)33、人民调解员在调解民间纠纷过程中,对有可能引起治安案件、刑事案件的纠纷,应当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报告。(√)34、人民调解员调解纠纷,调解不成的应当终止调解,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告知当事人可以依法通过仲裁、行政司法等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35、口头协议自各方当事人达成协议之日起生效。(√)36、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协议后,当事人之间就调解协议的旅行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发生争执的,一方当事人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37、人民法院确认调解协议无效的,当事人可以通过人民调解方式变更原调解协议或者达成新的调解协议,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38、企事业单位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由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工会组织推选产生。(√)39、劳动法是保护劳工之法,劳动保障是劳动法的宗旨和使命,因此,劳动保障的对象即是劳动者。(×)40、劳动合同条款凡是与集体合同条捆不同的,一律无效。(×)41、集体合同对其终止后仍存续的劳动合同,不再有约束力。(×)42、凡是提供了劳动的劳动者,都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