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qióng]音不响,三月的春帷[wéi]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词:兴起于唐,盛行于宋。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词,因句式不齐,又称长短句。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比如:《沁园春》、《水调歌头》、《望江南》等“望江南”,词牌名。又名“忆江南”,“梦江南”。宋代杨无咎钟陵好,和气满江城。忆昨旌麾初至止,到今政令只宽平。仍岁兆丰登。称庆旦,遐迩一般情。共信我公跻寿考,从来阴德被生灵。襦衤夸听欢声。望江南本名歧,字飞卿,晚唐太原祁人。他精通音乐,文思敏捷,诗词兼工。传说他作诗,八叉手而成八韵,故有“温八叉”之称。他年轻时行无检束,生活放荡,长期出入歌楼妓馆,不为统治者所喜。他屡试不第,却常替人作文。他喜讥刺权贵,多触忌讳;又不受羁束,纵酒放浪。因此不为时俗所重,一生坎坷,终身潦倒。温庭筠诗和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温庭筠是文人中第一个大量写词的人,他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奠定了词这种文学样式在文坛上的地位。他的词“多写闺情”,较少政治内容,极尽“艳丽”之能事,花间词派尊他为“花间鼻祖”。温庭筠花间派•五代时,后蜀的赵崇祚选录了温庭筠、韦庄等十八家词五百首,编为《花间集》。他们多写闺情。在词风上也大体一致,因此,后世就将他们称为“花间派”。倚()()斜晖()脉脉()()悠悠()肠断()白蘋洲()(yǐmòpíng凭靠夕阳的斜光静默的样子闲静的样子形容极为伤心开满白色蘋花的水中小块陆地,古诗词中常代指分别的地方。•1、听音频朗读,把握词曲感情•2、配乐朗读一位思念爱人的女子在清晨梳洗完毕后,在楼上凭栏眺望,她看到许许多多帆船从楼前驶过,但却没有自己要等的那只船。夕阳西下,爱人没有回来,只空见江水东流,思念让她肝肠寸断。闺怨词,描写一个女子盼望爱人归来的一片痴情。梳洗罢,表明她精心打扮,是时刻准备心上人的归来,所谓“女为悦己者容”心情是喜悦和激动的独倚望江楼。一个“独”字写出了多么孤独落寞之情.过尽千帆皆不是此句是全词情感上的大转折,与起句的欢快情绪构成比照,鲜明而强烈.。又和“独倚望江楼”空寂焦急相接,承上启下斜晖脉脉水悠悠望眼欲穿,船尽江空,人影不见,希望落空,幻想破灭,落日流水本无情,但在思妇眼里,成了多愁善感的有情者:斜阳欲落未落,不尽江水似乎也懂得她的心情,悠悠无语流去.肠断白蘋洲千帆过尽,斜晖脉脉,江洲依旧,不见人影,能不肠断你认为白蘋洲会是个什么地方?•白蘋洲”原是长着白蘋的水边小洲,后人往往把白蘋洲作为送别地点的代词。•这里的白蘋洲,也暗指过去与心上人离别的地方。“肠断”•《世说新语》:“桓公入蜀,至三峡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缘岸哀号,行百余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绝。破其腹中,肠皆寸寸断。公闻之,怒,命黜其人。”。•桓公带兵进入川蜀地区,到了三峡,部队中有人抓到一只幼猿崽。那猿崽的母亲沿着江岸哀号鸣叫不已,一直追着船队跑了一百多里还不离开,最后终于跳到了船上,一跳到船上便气绝而死了。人们剖开它的肚子才发现它的肠子都断成一寸寸了。桓公听说了这件事大怒,命令罢黜了那个人。后世用肠断比喻心中极度悲伤小结:这是一首风格清新、明快的小词,不到30个字,却容纳了很多内容:就时间而言,从清晨写到黄昏;就景物而言,从楼头、千帆,写到斜晖、江水,又写到白洲;就人物内心情感而言,从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的“肠断”。主题:本词通过对一位因心爱的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的描绘,表现了她失望和怅惘的情怀。你还能说出用“肠断”表现悲伤诗句吗?•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白居易《长恨歌》)•未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