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位成人各部位面积(%)小儿各部位面积(%)头额9X1=9(发部3面部3颈部3)9+(12-年龄)双上肢9X2=18(双手5双前臂6双上臂7)9X2躯干9X3=27(腹狈913背狈913会阴1)9X3双下肢9X5+1=46(双臀5双大腿21双小腿13双足7)46-(12-年龄)2■烧烧伤面积的计算人体体表面积按100%计,烧伤面积的估算有:(1)手掌法。伤员五指并拢,其手掌面积约为体表面积的1%,用于散在的小面积烧伤(烧伤皮肤取加法)或特大面积烧伤(健康皮肤取减法)很方便,但欠准确。(2)中国九分法:1.人体体表面积中国九分法深度局部体征局部感觉预后I°(红斑)仅伤及表皮,局部红肿、干燥,无水疱灼痛感3〜5天愈合,不留瘢痕II。浅II°伤及真皮浅层,水疱大、壁薄、创面肿胀发红感觉过敏2周可愈合,不留瘢痕II。深II°伤及真皮深层,水疱较小,皮温稍低,创面呈浅红或红白相间,可见网状栓塞血管感觉迟钝3〜4周愈合,留有瘢痕III。伤及皮肤全层,甚至可达皮下、肌肉、骨等。形成焦痂。创面无水疱、蜡白或焦黄,可见树枝状栓赛血管,皮温低消失肉芽组织生长后形成瘢痕烧伤病人创面处理的原则:度烧伤创面不需要特殊处理。II度创面主要是防止感染和保护残存上皮细胞,使上皮自然愈合。III度创面的焦痂,早期保持完整、干燥,争取在适当时期切除植皮;小面积分散的焦痂亦可待其自然脱落后疤痕愈合。烧伤休克期护理1.病室保持安静,治疗、护理集中进行,减少对患者的刺激。因休克期患者水分从创面蒸发,大量热量丧失,大都畏寒,必须做好保暖,室温保持在32〜34°C。2.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神志、尿量、尿色的变化,观察末梢循环、烦渴症状有无改善。3.有头、面、颈烧伤,吸入性损伤未行气管切开者需密切观察呼吸,准备好气管切开的一切用物。4.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如因静脉不充盈穿刺失败,应立即行深静脉穿刺插管或作静脉切开,快速输入液体,补充血容量,确保输液通畅,根据24h总量及病情需要,安排补液,做到晶、胶体交替输入,水分平均输入。5.留置导尿,准确记录每小时出入水量,观察尿的色、质、量,有血红蛋白尿和沉淀出现,应通知医师,及时处理,防止急性肾小管坏死。在导尿管通畅的情况下,成人尿量应高于30ml/h,儿童15ml/h,婴幼儿10ml/h左右,可根据尿量调节输液的速度和种类。当发现少尿或无尿时,应先检查导尿管的位置,有否堵塞、脱出,检查时需注意无菌操作。6.患者出现烦渴时,表明血容量不足,此类烦渴并不因喝水而减轻,因此,不应满足患者不断喝水的要求,否则可造成体液低渗,引起脑水肿或胃肠道功能紊乱,如呕吐、急性胃扩张等。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应禁食,如无特殊原因,在第3d开始可给予少量饮水,以后根据情况给予少量流质、半流质饮食等,如有呕吐,应头侧向一边,防误吸。7.注意保护创面,四肢适当约束,保持创面干燥,避免污染。8.烦躁患者,检查原因,有无呼吸道吸入性损伤。如为血容量不足引起,加快补液速度;如疼痛引起,在血容量充足的情况下应用冬眠药物,密切观察呼吸、心率,禁忌翻身和搬动。9.对有心力衰竭、呼吸道烧伤、老年人或小儿,在补液时须特别注意速度,匆过快,必要时用输液泵控制滴速,防止短时期内大量水分输入。口、鼻腔或气管套管内有大量泡沫样痰,呼吸困难,要警惕肺水肿发生。10.高热、昏迷、抽搐,多见于小儿,尤其有头面部深度烧伤者,要加强观察,及时处理特殊部位烧伤护理特殊部位烧伤是指头、面、外耳、手、会阴等部位的烧伤。因这些部位的解剖、生理特点与其他部位不同,在护理方面有其特殊要求。一、头面部烧伤(一)头皮烧伤1.剃净烧伤部位及其周围的头发,使之不与渗出物粘着。保持创面清洁、干燥。2.烧伤部位应避免长期受压,特别是枕后,要定时改变头部位置或置放有孔海绵圈,休克期过后可抬高床头10o〜15o,避免因头部水肿,长时间受压而产生褥疮。3.头皮焦痂自溶或受压部位潮湿尚未成痂者,每日可用1:2000氯己定(洗必泰)溶液清洗,以清除脓液,不使结成脓痂。4.电击伤导致颅骨坏死、缺损的患者,除要求保持创面周围清洁、局部制动外,还须观察患者的神经、精神症状。(二)面部烧伤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严重头面部烧伤的患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