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米跨栏和110米跨栏跑基本要求跨栏是田径运动中最具有活力的项目之一,它吸引了大批具有挑战精神的运动员参与。110米栏运动员要在比赛中顺利跨越10个栏架,轻快的节奏感和高度的协调性是必须具备的。速度是取胜的前提,而要跨越39—42英寸(约99—107厘米)高的栏架,也必须具有良好的爆发力和柔韧性。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运动员,身材高大是从事此运动的一种优势(但当他们成长起来,成绩达到世界水平时,也可能出现身材过高而对从事此项目不利的问题)。果断、意志坚强和注意力集中也是掌握此项目技术和发展速度耐力的必备素质。具备以上素质对成为一名优秀跨栏运动员是十分有利的。教练员应想方设法招收具备以上素质的运动员,并应有训练基地来训练自己的跨栏队伍。跨栏运动对运动员各种身体素质要求都较高,因此,跨栏运动员通常都具有参加其它爆发性速度力量项目的比赛(短跑、跳高、跳远及接力跑)能力,并能增强这些项目运动队的实力。技术许多教练员将110米栏视为一项技术性项目来指导教学训练,他们花费了大量时间(包括运动员的精力)来测量和分析运动员起跑至第一栏步数、起跨距离、下栏落地距离、过栏技术和落地支撑时间,而忽视了此运动员项目最本质的方面—110米栏是速度性项目。教练员(包括运动员)应将主要精力放在建立快速过栏的概念方面。运动员的跑速是由步长和步频决定的。由于跨栏运动起跑至第一栏、栏间距及最后一栏至终点线的距离都是固定的,因而跨栏运动员的步长基本上是早已由项目确定了的。一般采用8步完成起跑至第一栏和采用栏间3步节奏较为理想。这意味着高水平的跨栏运动员采用的步数与世界顶尖水平运动员是一样的,不同的只是步频而已。因此,教练员应重点训练运动员通过反复快速过栏练习来适应跨栏速度、发展运动员的步频起跑至第一栏技术跨栏跑的起跑姿势和蹬离起跑器技术与百米是一样的。运动员为了在攻栏前做好攻栏姿势以便为起跨过第一栏做准备,起跑后逐步抬上体的动作要比百米起跑后的加速跑中抬上体动作早。身材高大的跨栏运动员,起跑后应努力采用8步起跑至第一栏,这样有利于保持栏间3步的适宜节奏,因为第8步的步长与栏间3步步长是一致的。采用8步跑至第一栏,运动员必须将摆动腿放在后起跑器上起跑。起跨当运动员起跑至第8步着地时,摆动腿必须以膝领先正对栏板折叠前摆。摆动腿积极快速地折叠前摆大腿是有效攻栏的关键。攻栏时的起跨距离主要取决于运动员起跨时的水平速度。如果起跨点离栏太近,通常会造成运动员身体过栏时离栏过高。运动员过栏时身体重心的高度应该刚好够运动员过栏为宜。攻栏时头领先躯干过栏,这样能使上体向栏的方向倾斜。躯干前倾能够减小身体重心的高度,从而提高过栏的效率。起跨腿(亦即起跨离地后的提拉腿)起跨时必须充分蹬伸。起跨腿充分蹬伸能避免提拉腿过栏太早,它是在摆动腿充分有力的折叠前摆条件下自然形成的。攻栏时髋轴与肩轴应扭紧,摆动腿的异侧肩臂应配合摆动腿的折叠前摆而抬肘向前伸展至胸前。异侧臂伸摆不能离开身体太远或超过身体矢状面中线,以避免身体过栏时过分转动。腾空过栏正确的腿、臂动作是快速、有效腾空过栏的关键。摆动腿当摆动腿前摆至大腿接近与地面平行时,动量自动转移至小腿。此时摆动腿的脚摆至过栏前的最高点,在这一过程中摆动腿的脚尖应勾起运动员应避免脚饶栏和踢栏。名将之约独家整理摆动腿脚掌一过栏板就应积极下压。此时,脚仍然保持勾起并准备“后扒式”着地。摆动腿应采用伸直下压摆动式着地而不要用直接下踩着地方式,直接下踩着地会引起身体躯干后仰(动作反射)而破坏良好的跨栏跑姿势。在整个过栏过程中,运动员应保持上体的前倾姿势。起跨腿起跨一结束,起跨腿就应在髋关节后面屈膝折叠上翘脚尖,以膝带动,依次过栏。髋轴应领先于起跨腿的膝过栏,并且起跨腿的提拉过栏应是连贯的加速过程(动作不要停顿)。手臂动作上栏时的前伸臂应采用大弧度向后划摆。这样做是为了增大手臂的惯量来平衡起跨腿向相反方向运动产生的巨大惯量。前伸臂一旦后划摆过起跨腿,就应屈肘来缩短转动半径,转入跑动时的姿势摆动,手靠近摆动腿的髋部。腾空过栏过程中手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