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定语状语一般顺序:一•多重定语一般顺序:①领属、时间、处所②指称、数量③动词或动词性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⑤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另外注意:带"的”的放在不带"的”的之前修改:1•花园里红色的那几朵美丽的盛开着的玫瑰花被人摘走了。2.她是正确的顺序(只填序号)教练。①一位②篮球③优秀的④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⑤女⑥国家队里的3•他是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岚山一中的语文教师。二•多重状语一般顺序:①表目的、原因或条件的介宾短语②表时间、处所的词或短语③表范围、程度的短语④表情感的词或短语另外:表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在中心语前。为了什么一何时一何地一范围一怎样---同谁修改:1•许多教师今天上午都同他在会议室里热情的交谈。乙居里夫人艰辛地在简陋的工作室里经过漫长的研究发现了镭。三•指出并修改语病1•许多附近的妇女、老人和孩子都跑来看他们。乙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有效的改正错误提高思想水平的方法。3•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列宁过去所使用的东西。4•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5•那位失主在电视台昨天为表谢意又诚挚地为小赵点了一首歌。四•高考链接15.说话时重音不同,意思的侧重点往往也不同。在有关的词语下红线,使括号内外的句意相吻合。(2分)a.你为什么打他(应该好好教育嘛!)b.你为什么打他(该打的是我。)16.说话时停顿的地方不同,会引起意义上的差别。参照例句,用"/”标出句中该停顿的地方,使句子的意思与括号里的提示相符(每句只能有一次停顿)。(3分)(例)(这份报告)我写/不好。(不赞成自己写)(这份报告)我/写不好。(没有把握)a.你说不过他也得说。(两个人都得说)b.你说不过他也得说。(一个人说)17•有的话如果孤立起来看,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放在一定的上下文里,就明确了。参照例句,在句前或句后的横线上加些话,使原句的意思变明确。(3分)(例)我要炒肉丝,你把油拿来。你要粉蒸肉,我要炒肉丝。a,开刀的是他父亲b.开刀的是他父亲,8•两句话所表达的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1)非经批准不能动用流动资金。(2)非得经过批准才能动用流动资金。B.(1)除非你去请,他才会来。(2)除非你去请,他是不会来的。C.(1)这样的事,我何尝愿意做(2)这样的事,我何尝不愿意做?D.(1)他缺乏工作经验,难免会出现一些差错。(2)他缺乏工作经验,难免不出现一些差错。范围(领属)+数量+动性+形性+名性+中心词范围(领属)+数量+动性+形性+名性+中心词一、多重定语的语序定位:多重定语的语序排列一般是:表示领属或时间、处所的定语离中心词最远;其次是表示中心词"怎么样的”动词、动词性短语;再次是表示中心词"什么样的”形容词、形容词短语;离中心词最近的是表示“性质的”名词或名词短语。即:范围(领属)+数量+动词(动词性短语)+形容词(形容词性短语)+名词(名词性短语+中心词)。例如:1、例: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正确次序:国家队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篮球(名词)教练。]2、《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一部/描写洋车夫生活的/催人泪下的/长篇/小说。注意:多层定语的排列顺序有很大的强制性,由远及近层层递加至中心语上。如果排列不好,就会造成多层定语语序不当。例如:1、德国一位外宾不慎遗失了1500元人民币。本句主语有歧义。一种意思,外宾不是德国人,事情发生在德国;一种意思,外宾是德国人,事情发生在中国。这是由于“德国”、“一位”两个定语的语序排列不当而产生的歧义。原句应是后一种意思,把"一位”挪到“德国”的前头就不会有歧义了。2、两位优秀的有三十年教龄的我校语文老师被选为市人大代表。本句属于多项定语语序不当,应把表领属的"我校”移到最前面,将"优秀的”放在"教龄的”之后。(详细版)多项定语的顺序:如果中心语前面的定语不止一项,也就是说一个中心语前面有多个定语,这些定语并不是随便叠加在一起的,那么这层层叠加的定语就存在一个排列顺序的问题。关于多项定语的顺序留学生的偏误如:*那家工厂生产了塑料的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