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民政局社区建设工作总结报告今年,按照市民政局“大湖名城、幸福民政”的服务品牌创建要求,继续深化城市和谐社区建设,进一步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全区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稳步推进。现将主要工作汇报如下:一、老少家园,强化社区服务意识。作为民生工程的建设项目,今年,我区继续打造19个项目点,达到社区全覆盖。局领导高度重视,深入到各个社区查看项目建设情况,要求各社区按照市级“老少活动家园”建设指导标准和意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细致可行的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要求,提出指导意见和建议,及时解决社区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区民政局每月召开一次工作调度和推进会,听取各街道工作进展情况汇报,明确各时期工作任务和工作思路,分析存在的问题,制定解决方案。每周上报一次进度推进表,及时掌握各社区工作进展情况。到10月底,全区所有项目点全部投入使用。杏林街道北都社区以“老少活动家园”为依托,以健身、书画、棋牌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为载体,丰富社区居民文化生活,成立书法联谊会、舞蹈队,让老年人充分享受晚年的幸福生活。社区开展热线服务平台,拨打12349亲情电话就可以预约相对低廉的居家养老,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依托“四点半学校”,加强对社区少年儿童的教育,提升青少年对社区的归属感,进一步加强与志愿者合作,定期组织孩子们汇演,经典诗词朗诵、阅览图书等各项活动,逐步提高社区青少年的文明素质,充分发挥小手拉大手的良好社会效应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家长们的言行,提升社区居民的文明素质。二、标准化社区,进一步突出社区特色。按照标准化示范社区的基本要求和主要指标,今年,我区着力打造海棠街道藕塘社区。在完成标准建设的基础上,凸显社区特色。目前,正按照工作计划安排,稳步推进。确保在10月底前完成。第1页共3页三、便民服务亭,提供贴身便捷服务。按照市委、市政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进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我区在全市率先完成39个智能化便民服务亭的落点工作。有效解决了居民缴费、订票、家政等多种日常性生活需求。其中8个,将在10月底前投入运营。四、和谐社区第二次创建,凸显创新举措。今年七月,按照民政部的文件要求,我区开展了“和谐社区示范单位”第二次创建工作。7月18日,召开了全区创建工作动员大会,细化了创建指标,落实了责任单位。区、街道、社区三级对照考核指标,逐一准备相关软硬件资料。“大党委制”社区党建、社区信息化建设、街居管理体制改革、“一线为民工作法”等创新举措在全省乃至全国引起高度关注。xx区、三孝口街道等5个街道、红旗社区等9个社区通过市级考核验收,年底前迎接省级考核。五、村务公开,创新完善工作方式在去年荣获全国表彰的基础上,今年,继续认真开展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全区按照政策公开事项、财务公开事项、事务公开事项、群众意见反馈事项等4个方面,共规范了34类,56项村务公开内容。不仅规范了财务公开、政务公示、事务公议的具体内容,而且还规范了村务公开栏的设置形式、村务公开的时间要求和村务公开的具体程序,内容涉及宅基地使用、村集体经济收益使用、村干部报酬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各个方面。按照目录要求,村务公开根据内容分为年度、季度、月度和随时公开,内容须经村务监督委员会审核后,方可公布。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村委会应予以解释和答复。以达到加强村级民主制度建设,使农民群众享有充分的民主决策权、民主管理权、民主监督权,促进村级班子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党在农村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进步。六、社会工作,强化“三社”联动机制。今年,我们以服务居民为目标,打造十五分钟生活服务圈,探索社区、社团、社工“三社”联动的社会管理运行机制。一是以专业方法深化公共服务。针对服务对象的特点和需求,引入社工和社工组织介入社区服务,提倡“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用社会工作的第2页共3页专业技能和方法,在特殊群体帮扶、流动人口服务、病残家庭扶助等项目实施服务。二是扶持社会组织发展。目前,全区登记(备案)社会组织275个,其中社团29个,民办非企业138个,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