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课标解读与教材分析【课标要求】1、知道浮力的三要素,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和浮力的计算方法,2、学会测物体在液体内部所受的浮力,学会探究浮力大小和那些因素有关;3、理解漂浮、悬浮和下沉;会用物体的浮沉条件分析物体在液体中的受力情况;4、会计算物体在液体和气体中所受的浮力。教学内容分析:以学生已有的运动学的基础知识为根本,通过讨论和交流、合作,复习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浮力的计算方法、物体的浮沉条件等知识;结合自己的实践和生活经验,理解物体在液体和气体中所受的浮力与那些因素有关;搜集有关资料和同学之间的信息交流,学会测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并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浮力的三要素,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和浮力的计算方法,2、学会测物体在液体内部所受的浮力;3、学会探究浮力大小和那些因素有关;4、理解漂浮、悬浮和下沉;5、会用物体的浮沉条件分析物体在液体中的受力情况;6、会计算物体在液体和气体中所受的浮力。过程与方法1、学会用对比法、比较法复习基础知识2、使学生具备归纳、概括物理知识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作风。2、学会协作交流,形成积极向上、主动学习的习惯,体现自我价值。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复习浮力、浮力的计算方法和物体的浮沉条件等基础知识难点理解应用浮力、浮力的计算方法和物体的浮沉条件等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媒体教具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修改栏教学内容师生互动教学过程:基础知识总结,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一、浮力(一)、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二)、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三)、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即浮力。(四)、物体的浮沉条件: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2、说明:①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②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23ρ分析:F浮=G则:ρ液V排g=ρ物Vgρ物=(V排/V)·ρ液=23ρ液③悬浮与漂浮的比较相同:F浮=G不同:悬浮ρ液=ρ物;V排=V物漂浮ρ液<ρ物;V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