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治疗肩周炎粘连期【摘要】目的:探讨肩周炎粘连期的针刀治疗有效途径。方法:1.针刀闭合术;2.局部阻滞;3.手法。结果:1次治愈15例,2次55例,3次80例。结论:针刀加局部阻滞,加手法治疗肩周炎粘连期临床疗效好。笔者近年来,采用针刀、手法、水针、药物等综合疗法,治疗粘连期肩周炎150例,疗效满意,兹报道如下。天民针刀治疗肩周炎疗效1一般资料150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年龄最大62岁,最小40岁;女性106例,男性44例;病程最长12个月,最短2个月。均为单侧患者,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肩痛,活动受限,功能障碍(内旋、外展均不能完成)。病程长者三角肌有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部分病例经过热敷、封闭、针刺、拔火缺罐、膏药外敷、中药内服等治疗效果欠佳。2治疗方法首先寻找最明显的压痛点,尤以喙肱肌和肱二头短头的附着点喙突处,肩峰下冈上肌抵止端处,冈下肌和小圆肌的抵止端压痛最为明显。患者坐位患侧肩部皮肤充分暴露,紫药水在敏感痛点及条状病性反应物处定点,消毒.铺洞巾,选用四号针刀用四步进针法刺入,针刀到达病灶后,用切开剥离法或纵行疏通剥离法,剥离3—5针,当针下有松动感时出针,然后在每个针孔注入药物2ml(强的松龙125mg,2%利多卡因100mg,VB121.Omg,VB10.1mg),最后创可贴敷盖,每隔6天治疗1次,3次为1疗程,术后配合手法,患肢外展,医者站于患肢外侧并嘱患者肌肉放松,用滚、拿、揉法放松术后紧张的肌肉,自前而后,自上而下的进行,然后医者托起患肢肘尖和腕关节左右环转运动30—50次,医者站于患者右后,左手放于患者右肩,右手握住患者左手腕关节向前360度环转15—30次,反之向后环转360度15—30次,最后向上拔伸5—10次,手法10次为l疗程,手法完毕后,嘱患者功能锻炼,口服中药加味桂枝汤:桂枝、大枣、姜黄、海桐皮、威灵仙、羌独活各15g,生姜、甘草、白芍、桑枝各108,蜈蚣2条,全蝎6g。注意事项①遵循四步进针,严格要求无菌操作。②施术时针刀不能离开骨面,以防损伤神经、血管。③嘱患者3天内不可洗澡,以防感染。④嘱患者术后加强患肢的功能锻炼,以促进病愈。3疗效标准治愈:症状体征消失,功能完全恢复。显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肩关节活动范围明显好转。有效:症状体征减轻,肩关节活动有所改善,尚需针刀加手法继续治疗以达治愈无效:症状体征无任何改善,自己放弃治疗。4治疗结果150例中1次治愈15例,2次治愈55例,3次治愈80例,全部治愈。5典型病例患者薛某,男,54岁,干部。1996年12月15日来我科就诊。自述近2月来肩关节疼痛,昼轻夜重,辗转反侧不能入睡,右上肢外展、内收、上举功能障碍,经外院门诊封闭针刺、理疗等症状无明显减轻,近10天来疼痛加剧,稍触动患肢剧痛难忍,经X光片示骨质无异常,查体肩关节周围广泛性压痛点,尤以喙肱肌和肱二头肌短头附着点(喙突处),有一条索状痛性反应物,肩峰下、冈上肌抵上端压痛明显,诊断肩周炎粘连期。经针刀加手法、水针注射,中药内服,1次后疼痛大减,睡眠明显好转,间隔5天行第二次针刀,经1个疗程的针刀20天手法、水针、中药内服,疼痛完全消失,肩关节活动自如,恢复正常工作,随访至今无复发。6讨论关于肩周炎病因病理,历来众说纷纷,从软组织损伤的角度来说,它确实在发病后有炎性渗出,细胞坏死,软组织增生,结疤粘连,这是主要的病理变化。但究其病因,中医认为经脉空虚外邪侵入也不无道理。我们运用针刀加手法、水针注射、中药内服等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方法简便,花钱少,见效快,疗效高,变不治为可治,变难治为速愈,安全可靠。针刀疗法是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总结现代骨伤科关于软组织损伤和骨关节损伤方面的最新成就,它的作用机理是,人体正常情况下,脊柱、躯干、四肢的功能活动以及周围相关的肌肉韧带、筋腱、骨连接相互协调,在其生理范围内自由运动,称动态平衡。肩痛类疾病由于肩关节周围的肌肉、肌腱,韧带的急慢性损伤引起的局部组织出血、细胞坏死、渗出、水肿、炎性病理变化,刺激周围的神经,引起肌肉血管痉挛,病变组织缺氧、缺血,致痛物质增加,导致病变区域疼痛。人体在损伤后有一个自我修复过程,一部分被组织吸收,另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