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四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任务十五细菌性肝脓肿病人的护理【复习提问】1.肝性脑病最常见病因?答:肝硬化2.前驱期主要表现?答: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新课导入】【案例】患者男,65岁,3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乏力等症状,同时伴进食后呕吐,伴畏寒、发热,发病以来精神差、食欲不振,小便色偏黄,上腹部腹肌稍紧张,剑突下偏右侧压痛,肝区叩痛(+),余查体无异常。入院后检查:肝胆B超示:肝内混合性占位,内见不规则液性暗区,范围约68mm×50mm。初步诊断:细菌性肝脓肿思考:1.入院后针对发热应该给与怎样的护理措施?2.确诊应该做哪项检查?【职业综合能力培养目标】1.专业职业能力:具备正确完成术后引流管拔管操作的能力。2.专业理论知识:掌握细菌性肝脓肿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3.职业核心能力:具备对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病情评估的能力,具备对细菌性肝脓肿患者手术配合的能力,在护理过程中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具备为细菌性肝脓肿患者制定健康指导方案的能力。【新课讲解】小先生讲一讲:肝脏的解剖生理一、概念肝脏受感染后形成的脓肿,称为肝脓肿。属于继发感染性疾病。常见致病菌为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链球菌、类杆菌属等。二、病因细菌学致病菌通常与原发灶细菌一致纯需氧菌感染肝脓肿预后较差;纯厌氧菌脓肿常为单发预后好:混合感染时预后介于两者之间感染途径:胆道系统、肝动脉、门静脉、淋巴系统、其他化脓性细菌引起。胆道与肠道相通,增加了发生感染的可能性。最常见致病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胆管源性及门静脉播散者以大肠杆菌最常见。开放性损伤后细菌侵入。隐源性肝脓肿的概念。三、临床表现(一)症状1.寒颤和高热:最常见症状。驰张热,38-41℃。2.肝区疼痛:持续性钝痛。可有右肩牵涉痛,胸痛,刺激性咳嗽,呼吸困难。3.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和呕吐:正文4.全身中毒性反应及消耗的结果。5.消化道症状。(二)体征肝区压痛和肝肿大最常见:右下胸部和肝区叩击痛。皮肤红肿甚至凹陷性水肿:甚至出现右上腹或上腹部腹膜刺激征。黄疸反应性胸膜炎及胸腔积液。四、辅助检查(二)左半结肠癌左半结肠肠腔较细,肠内粪便由于水分被吸收变得干硬。左半结肠癌多数为浸润型,常引起环状狭窄,故临床表现主要为急、慢性肠梗阻。便秘,腹泻、血便。肿块体积较小,既少溃破出血,又无毒素吸收,故罕见贫血,消瘦、恶液质等现象,也不易扪及肿块。四、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比例升高,核左移或中毒颗粒出现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轻度升高。2.影像学检查:X-ray:间接征象,产气细菌感染可见气液平面。B超:首选,明确部位、大小、距体表深度、确定穿刺入路。必要时可穿刺抽脓,明确诊断并治疗平扫及增强CT。MRI。动脉造影。五、护理问题1.体温过高与肝脓肿及其产生的毒素吸收有关。2.潜在并发症:腹膜炎、膈下脓肿、胸腔内感染、休克。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进食减少、感染引起分解代谢增加有关。六、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1.饮食一般进易消化、高热量、高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饮食,保证足够的液体摄入量,养肝的首选的食物为谷类(如糯米、黑米、高梁、黍米);其次为红枣、桂圆、核桃、栗子;还有肉鱼类,如牛肉、猪肚、鲫鱼等也对肝有保健作用。2.有效控制感染注意高热护理1)病人应注意休息,减少活动,已卧床休息为主。保持病室空气新鲜,定时通风,维持室温于18-22℃,湿度为50%-70%。病人衣着适量,床褥勿盖过多,及时更换汗湿的衣裤和床单,以保持清洁和舒适。2)观察:加强体温的动态观察3)摄水量:除须控制入水量者,保证高热病人每天至少摄入2000ml液体,以防缺水。4)物理降温:头枕冰袋、乙醇擦浴、灌肠(4℃生理盐水)等。引流管护理:1)固定: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滑脱.2)体位:置病人于半卧位,以利呼吸和引流。3)严格遵守无菌原则:每天用生理盐水多次和持续冲洗脓腔,观察和记录引流液的色、质、量。4)防止感染:每天更换引流瓶。5)拔管:当脓腔引流液少于10ml时,可拔除引流管,改为凡士林纱条引流,适时换药,直至脓腔闭合。(二)病情观察加强对生命体征和腹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