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讲座2010-3-14一、考核目标1、增加“对化学思想方法的要求”(1)物质变化时有条件的——重视反应条件①用一种试剂鉴别四种有机物:乙醛、乙酸、乙醇、甲酸②卤代烃检验、蔗糖水解后还原糖检验Ⅰ、有机反应条件总结①通常条件类似于无机的一些反应:与苯酚相关的反应、NaOH与羧基的反应、氨基酸与酸或碱的反应,KMnO4(H+)参加的反应。钠与醇、酸、酚,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与碳、碳不饱和键的反应。②碱性条件卤代烃水解、卤代烃消去、酯类碱性条件水解③酸性条件生成物中有水用浓硫酸,有:醇的酯化、消去和成醚的反应,苯或甲苯的硝化、蔗糖脱水。反应物中有水用稀硫酸,酯水解、二糖和多糖的水解、工业制乙醇。④催化剂加热碳碳不饱和键与H2、HX、H2O的加成,苯环及碳氧双键(醛、酮)与H2的加成。催化氧化:醇、醛。制溴苯不加热。⑤酚醛树脂生成:酸性条件链状、碱性条件网状⑥光照:烷烃取代Ⅱ、无机反应中的酸、碱性条件①Cl2+OH-歧化,Cl-、ClO-、H+反歧化S+OH-歧化,S2-、SO32-、H+反歧化②NO3-在酸性溶液中有氧化性③Fe2+在碱性条件下还原性增强Ⅲ、原电池中的酸碱性(2)分类与比较①物质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掌握性质——准确性和综合性例1:NaClO溶液与FeSO4溶液混合,书写离子方程式。分析:NaClO——氧化性、溶液为碱性FeSO4——还原性、盐的性质ClO-+Fe2+—例2:Na2O2加入FeSO4溶液中分析②突出高中知识重点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鉴别铝及其化合物与酸碱的反应——两性问题酸式盐问题(溶解性、热稳定性、与酸或碱的反应、酸式盐的生成)盐类水解问题。突出Fe3+、Al3+、净水、制胶体、沉淀的转化、溶液配制例3:芳香族化合物A、分子式C8H6O2不可能的结构()A.含2个-OHB.含一个-CHOC.含2个-CHOD.含一个-COOH1例4:2H2+O2=2H2O电极反应式(1)KOHaq正极负极(2)质子电池负极正极例5:CH3OH、O2、KOH溶液(负极是难点)(3)定性和定量例6.:某溶液中可能含K+、NH4+、Ba2+、Mg2+、Cl-、CO32-、SO42-中的几种,①取少量溶液加AgNO3溶液由白色沉淀②取少量溶液加过量NaOHaq加热,生成0.04mol气体③取少量溶液,加过量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6.27g,再加足量盐酸,沉淀变为2.33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一定含Cl-B.一定含K+C.含CO32-0.01molD.一定不含Ba2+,可能含Mg2+例7:一定量Zn与100mL18.5mol/LH2SO4充分作用,生成气体1.5mol,反应后将所得溶液稀释至1L,pH=1,则下列叙述不准确的是()A.有1.8molH2SO4反应B.生成SO2和H2体积比4:1C.有97.5gZn参加反应D.反应中电子转移3mol例8:镁铝合金加100mL0.3mol/L稀硫酸,合金完全反应,生成气体500mL;再加0.2mol/LNaOH溶液350mL,生成沉淀的质量不再变化,则样品中铝的物质的量为______.(4)一般与特殊——有助于记忆和分析问题①盐类溶解性:含K+、Na+、NH4+、Mg2+、NO3-、Cl-、SO42-的正盐一般溶于水,但AgCl、BaSO4、PbSO4难溶;不含上述6中离子的正盐一般难溶于水,但Ca(ClO)2易溶于水(一般情况酸式盐比对应的正盐溶解性好,但NaHCO3比Na2CO3差)②酸与盐的复分解反应一般为反应物中的酸强,生成物中的酸弱,但CuSO4与H2S反应能生成H2SO4。③通常条件下,溶液加水稀释,各种粒子的浓度一般变小,但H+、OH-要特殊分析④与强酸、强碱反应的物质有:铝、氧化铝、氢氧化铝;弱酸的酸式盐;弱酸的铵盐、弱酸的乙酸盐;有机中的氨基酸、蛋白质等,但FeCl2能与硝酸及强碱反应。例9:2已知:①A、B、C为单质②B为气体③B、D、E的水溶液显酸性④D+C→E+F(1)试写出A、B、C的化学式:(2)写出D+C→E+F的化学方程式二、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原高考说明能力要求为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现在改为:(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2)分析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3)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1、继续强调对知识点和有关信息的加工、吸收、有序存储(1)根据现行教材及高考说明,统摄整合知识点,例①化合物1+单质→化合物2+化合物3FeCl3+Cu、NH3+O2、FeCl2+Br2、CH4+O2②化合物1+化合物2→化合物3+单质Na2O2+H2O、Na2O2+CO2、HCl+HClO、NH3+NOx、H2S+SO2突出铁、钠、氮、氯、硫等重点元素的反应③能发生连续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