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糖尿病筛查与诊断方法的争议VIP免费

糖尿病筛查与诊断方法的争议_第1页
1/5
糖尿病筛查与诊断方法的争议_第2页
2/5
糖尿病筛查与诊断方法的争议_第3页
3/5
糖尿病筛查与诊断方法的争议申红梅�综述;�刘�超*�审校摘要:及时筛查、正确诊断是糖尿病治疗的关键环节,近年来,不同国际组织美国糖尿病协会(ADA),WHO以及日本糖尿病协会(JDS)等在糖尿病诊断和筛查方面如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诊断切点的设立,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筛查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等都存在争议。根据糖尿病发展的病理生理机制和基于血糖范围和糖尿病并发症危险的大规模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设置适合各国人群的糖尿病诊断和筛查标准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关键词:糖尿病;�诊断;�筛查;�争议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369(2009)11-0656-660Disputeonscreeninganddiagnosticmethodsofdiabetes�SHENHong-me,iLIUChao*�DepartmentofEndocrinology,NanjingMedicalUniversity,Nanjing210029;*Correspondingauthor,E-mai:lliuchao@nfm-cn�comAbstract:Timelyscreeningandproperlydiagnosisareveryimportantforthetreatmentofdiabetes�Recently,different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ssuchasAmericanDiabetesAssociation(ADA),WHO,andJapanDiabe-tesAssociation(JDS)havecontroversiesonthediagnosticandscreeningtestsfordiabetes,withregardtothecut-offpointofbloodglucoselevelandthepracticalvalueofhemoglobinA1c(HbA1C)�Setingupthediagnos-ticandscreeningcriteriafortargetpopulations,basedonthepathophysiologyofdiabetesandlarge-scaleepide-miologicalstudies,isnecessaryandutmostimportant�Keywords:Diabetesmellitus;Diagnosis;Screening;Controversy(IntJInternMed,2009,36:656-660)收稿日期:2009-07-09;修回日期:2009-09-08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江苏�南京�210029*通讯作者,E-mai:lliuchao@nfmcn�com��糖尿病已成为全球面临的公共卫生问题,不断上升的患病率及随之增加的致残率和死亡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早期筛查和诊断糖尿病不仅可以发现糖尿病早期潜在的视网膜病变[1]、微量白蛋白尿[2]及周围神经病变[3],还可以预测与防治大血管病变[4]。虽然多年来国际上均采用基于血糖的糖尿病诊断和筛查标准,然而,空腹血糖(FPG)、随机血糖(RPG)以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等都有其自身的缺陷,如何改进和完善筛查与诊断方法,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就此领域的共识和争议作一综述。1�糖尿病筛查的目标人群及筛查时机研究提示,糖尿病发病起始到获得明确的临床诊断的平均跨度为4~7年,而且,大约50%的2型糖尿病患者尚未得到诊断,因此,确立合适的筛查人群及选择恰当的筛查时机是糖尿病预防中的重要步骤。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根据糖尿病发生及发展的病理机制将其分为4类: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GDM)。除特殊类型糖尿病具有显著特征或病因比较明确外,其他3型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发病机制各不相同,因而,需要根据不同的糖尿病类型确立不同的筛查人群及时机。1型糖尿病分为1A型糖尿病(以自身免疫等原因引起的胰岛�细胞破坏导致的胰岛素绝对缺乏为特征)和1B型糖尿病(特发性糖尿病),本文主要讨论前者。迄今为止,关于筛查1型糖尿病尚未达成共识,主要原因在于,遵循WHO指南中推荐的仅对具有有效预防或治疗措施的疾病展开筛查,对于没有循证医学依据的预防及处理方法的疾病如1型糖尿病筛查则仅在研究领域进行。然而,Barker等[5]进行的DAISY研究(儿童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研究)发现,对具有高危因素的1型糖尿病儿童的早期筛查及随访可以减少初诊时严重代谢紊乱的发�656�国际内科学杂志2009年11月第36卷第11期�生率,降低新发1型糖尿病患儿的住院率,与同期诊断的同年龄1型糖尿病儿童相比,预后较好;而且,Komulainen等[6]研究发现早期评估1型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可以使新诊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比率从20%降至2%。因此,关于1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确定及是否在临床实践中施行筛查取决于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和证实。另外,1型糖尿病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诊断年龄跨度很大,何时筛查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种族的1型糖尿病发生率、相应的危险因素评估和长期的前瞻性研究确定。2000年,全世界糖尿病患者达1...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糖尿病筛查与诊断方法的争议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