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所各项规章制度档案管理制度一、接收档案,必须对档案材料进行现场核对,清点无误后由接收人签字。二、由专人负责,及时收集、整理档案资料;分门别类、科学系统排列;摆放整齐,统一编号;时刻做好防火、防蛀、防潮、防光、防盗、防高温等档案安全工作。三、查阅、借阅档案,必须持单位出具的有效证明、个人有效证件。查阅档案必须严格遵守保密制度和阅档规定,严禁涂改、圈划、抽取、撤换档案。查阅者不得泄露或擅自向外公布档案内容。四、因工作需要从档案中取证的,必须请示社保所领导,经批准后才能复制办理并加盖公章。五、档案转移,由专人送取,转出档案必须密封包装后封口加盖公章。由接收单位在档案转出登记表上签字。六、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档案室,档案室内严禁吸烟,不得明火进入室内。七、出具证明内容,必须严格依据档案记载。服务公约为树立社会保障事务所工作人员的良好形象,全面提升服务质量,使工作人员服务规范化,特制定本公约。一、坚持以人为本,开展精细化、人性化服务。二、保持办公、服务场所整洁卫生,物品摆放合理有序。三、工作人员服饰庄重、整洁、得体,挂牌服务。四、举止文明,做到立姿笔挺、坐姿端正、走姿稳重,男职工不蓄长发、女职工不化浓妆。五、服务语言文明,语句清晰,音量适度,不喧哗、嬉闹,保持公共场所安静。六、熟悉业务,掌握政策准确,坚持工作不出错漏,执行政策不出偏差。七、接待来访人员和办事人员要热心,办理业务细心,回答问题耐心,做到不推、不拖、不压、不卡,杜绝“生、冷、第1页共5页硬、顶”等现象发生。学习培训制度为促进全所工作人员不断提高政治素质、提升业务水平、更新文化知识、转变思想作风,结合本所实际制定本制度。一、以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树立行业新风为主要培训任务,使工作人员思想道德建设和业务培训成效显著。二、工作人员培训学习的主要内容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劳动保障政策,各项业务流程。三、召开工作会议。通过以会带训的形式组织工作人员开展培训工作,每周星期二下午为社保所学习培训日,特殊情况除外。四、坚持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要求学习有记录、有笔记。五、积极参加市县组织的学习培训活动。六、坚持培训学习交流制度,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工作人员交流培训学习体会,达到互相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社保所工作职责一、宣传、贯彻、执行国家和本市有关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二、负责失业人员的日常管理和促进就业服务;三、负责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四、负责工伤人员及享受供养亲属抚恤金的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五、社会保险代办;六、负责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事务性工作;七、负责本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及外来务工人员的就业管理与服务;八、负责优抚对象审核、费用的发放工作;九、协助有关部门,落实医疗、住房、教育等救助措施以及临时救助、社会互助等社会救助政策;十、负责对社区社会保障工作者的业务指导;十第2页共5页一、区县有关部门安排的其他社会保障工作。外部监督制度为促进社保所工作规范开展,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提升服务质量,完善监督制约机制,确保更好地为群众服务,特制定如下外部监督制度。一、建立岗位监督台,标明工作人员岗位职责。二、设立办事公开栏,公布办事程序,办事时限,便于服务对象进行监督。三、设立意见箱、意见簿,公布市、区县、街道三级监督举报电话。四、聘请监督员进行监督。五、自觉接受广大群众和各级领导的监督,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内部监督制度为促进社保所工作规范开展,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提升服务质量,完善监督制约机制,确保更好地为群众服务,特制定如下内部监督制度。一、建立岗位监督台,标明工作人员岗位职责,时刻提示工作人员心系本职、爱岗敬业。二、对照岗位职责,建立岗位责任制,落实首问负责制,不断提高服务水准。三、同事之间从便于工作的角度,自愿结合成互助监督小组,进行互查,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四、坚持月小结,季交流,半年总结和年终考评制度。五、对群众提出的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及时采纳。六、建立完善各项工作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