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凝胶色谱技术(GPC)系统研究正硅酸乙酯水解产物聚合过程动力学,测定动态聚合物分子量分布。实验结果表明,聚合物具有一定的分子量分布范围;首次发现不论是否加HCl,正硅酸乙酯水解产物聚合反应类型都是缩聚反应,缩聚机理和弱酸性水溶液硅酸相似,缩聚后期重均分子量对数log(Mw)和反应时间成线性关系,并且H2O/Si(OEt)4≥6时缩聚后期聚合物分子量分布出现2个聚合物分布峰;HCl抑制缩聚反应,而H2O促进缩聚反应。用CC-9A气相色谱仪测定并计算了正硅酸乙酯水解与缩合形成溶胶-凝胶的转化过程中的ROH、H_2O、Si-OR、Si-OH的浓度变化.研究了温度、pH对水解与缩合反应的影响.得出了水解与缩合反应机理与速率常数.发现酸性体系对水解有利而对缩合不利;且缩合反应主要是在硅醇之间进行.碱性体系对缩合有利而对水解不利;且缩合反应主要是在硅醇与硅酯之间进行.【正题名】:正硅酸乙酯水解制备二氧化硅纳米粉体的研究【作者】:迟广俊【出版年】:2000【总页数】:65【授予学位】:硕【授予学位单位】:鞍山钢铁学院【导师姓名】:赵国鹏周英彦【馆藏号】:Y338825【分类号】:O69【关键词】:液相法纳米二氧化硅制备双滴加【正文语种】:CHI【文摘语种】:CHI【文摘】:该文采用乙醇为溶剂、以TEOS为原料首次研究了在该体系下通过水解法制备SiO<,2>纳米粉体的工艺及其各因素的影响规律,对其成核、长大及团聚机理进行探讨。主要结果如下:1、在低TEOS浓度和高TEOS浓度下,对TEOS浓度、NH<,3>浓度、H<,2>O浓度对最终粒径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研究表明,在低TEOS浓度下,溶液内沉淀含固量较低,所制备的粒子单分散性较好,粒径偏大(主要在80nm-173-nm之间);随着TEOS浓度、NH<,3>浓度、H<,2>O浓度的增加,粒子直径相应变大;随着H<,2>O浓度的增加,粒径变化不显著。在高TEOS浓度下,溶液内沉淀含固量较高,随着TEOS浓度、NH<,3>浓度、H<,2>O浓度的增加,所制备的粒子直径相应变小,粒径均小于100nm,属于纳米级粉体。2、在高TEOS浓度下对温度、电解质、物料混合方式等因素对最终粒么的影响进行了研究。3、为了防止粒子在反应溶液中的聚集,在高TEOS浓度下,该文首次在实验中通过改变溶液的粘度、采用超声波等方法,获得了粒径小且均匀的纳米粉体;实验还表明,表面活性剂的加入,能够防止粒子聚集。4、在低TEOS浓度下,对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透光率变化进行跟踪跟踪测定。5、为了防止粒子在干燥过程中的聚集,进行了用正丁醇对沉淀进行共沸蒸馏处理和不用正丁醇处理的对比实验。6、运用胶体化学基本原理、爆发性成核理论及多核兼并理论对粒子的成核、长大机理进行了探讨。【正题名】:纳米SiO2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作者】:李茂琼项金钟【作者单位】:云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云南昆明650091云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云南昆明650091【刊名】: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Vol.24【出版年】:2002【ISSN】:0258-7971【期号】:No.6【页码】:p.445-448【总页数】:4【馆藏号】:VIP-CJ(电子版)【分类号】:TB【关键词】:制备溶胶-凝胶法纳米SiO2【正文语种】:CHI【文摘语种】:CHI【文摘】: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SiO2,考察了溶胶的浓度和pH值对凝胶时间的影响,并用FT-IR,XRD和TEM研究了其在热处理过程中的物相及显微结构。结果表明:溶胶浓度和溶胶pH值对凝胶时间影响较大。在温度为600℃时,经过烧结晶化,可制得纳米二氧化硅,其平均粒径20nm,外观形状呈球形,且热稳定性良好。【正题名】:纳米二氧化硅制备的初步研究【作者】:唐电王永康李永胜文仕学陈仕仁【刊名】:氯碱工业【年卷期】:No.5,1997【出版年】:1998【页码】:P.25-27【分类号】:TQ127.2【关键词】:氧化硅:制备:超细粉\非晶态二氧化硅:制备:溶胶/凝胶\超细粉【正文语种】:chi【文摘】:采用溶胶凝胶技术探索制备SiO┏2┓纳米材料,并用分析实验手段分析了所制备的SiO┏2┓的结构和形貌特征。表明SiO┏2┓属非晶态,其粒子在常规温度下呈球形,粒径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300℃烧结的样品中平均粒径仅为14nm。<文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稀土和二氧化硅的二氧化钛纳米薄膜及其制法。掺杂稀土可改变纳米半导体的物理性质从而可大幅度提高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