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1年第8卷第5期31416呼吸兴奋剂目前尚无对COPD治疗可靠而有效的呼吸兴奋剂。尼可刹米对COPD伴呼衰有一定增加通气和减轻二氧化碳潴留的作用,但其作用时间短,同时又增加氧耗量,滴入过快可发生副作用。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应用。31417氧疗COPD加重期吸氧具有挽救生命的作用,此外还可以增加慢性呼吸衰竭病人的预期寿命。①医院内给氧:氧疗的目的是使血氧饱合度(SaO2%)上升至90%以上及或氧分压≥810kPa(60mmHg),而不使二氧化碳分压上升超过113kPa(10mmHg)或pH<7125。给氧应从低剂量开始(1~2L/min)。②长期家庭氧疗:许多研究均显示长期家庭氧疗能够改善COPD伴慢性呼衰患者的生存率。通常是经鼻导管吸入氧气,流量115~215L/min,氧分压一般可达810kPa(60mmHg)以上。吸氧持续时间不应小于15小时/d,包括睡眠时间。31418康复治疗包括呼吸生理治疗、肌肉训练、营养支持和精神治疗与教育等多方面措施。在呼吸生理治疗方面帮助患者咳嗽及用力呼气,以促进分泌物清除;使患者放松,进行缩唇呼吸以及避免过快速浅表的呼吸,以帮助克服急性呼吸困难等措施。可让患者进行步行、登楼梯、踏车及腹式呼吸锻炼。在营养支持上应要求达到理想的体重。同时避免过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和过高热卡摄入,以免产生过多的二氧化碳。另外社会心理支持以及对患者和家庭进行教育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支气管哮喘的诊治指南及临床诊治经验孔灵菲(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呼吸疾病研究所,沈阳110001)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全球范围内广泛威胁公众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在1992年制定了《全球哮喘防治创议》(简称GINA)。1993年中华医学会呼吸学会根据GINA的诊断标准,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制定了《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1996年在中华医学会第二届全国哮喘会议上修订后,发表在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7年第20卷第5期第261~267页。本文将介绍该诊治指南的主要内容(具体内容参见原文),并结合本人十多年来对哮喘的临床诊治经验谈一谈执行该方案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以及基层医院如何利用现有医疗条件灵活运用该诊治标准。1定义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细胞因子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这种炎症使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并可引起气道缩窄,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常常出现广泛多变的气流受限,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在哮喘的定义中要掌握3个基本点:①哮喘的本质是气道的慢性炎症,而不是支气管平滑肌的痉挛。这种慢性炎症是非特异性的,不能用抗生素解决,而需要糖皮质激素才能控制。②气道高反应性是哮喘的重要特征。③由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导致肺通气功能的障碍而出现临床症状。2诊断标准包括如下几点:①反复发作性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过敏原、冷空气、物理及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因素有关。②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③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④症状不典型者(如无明显的喘息或体征)应至少具备以下1项试验阳性。a1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或峰呼气流速(PEF)增加15%以上,且FEV1增加绝对值>200ml];b1PEF昼夜波动率≥20%;c1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⑤除外其它疾病引起的喘息、胸闷和咳嗽。211支气管哮喘的分期根据临床表现支气管哮喘可分为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缓解期是指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症状、体征消失,肺功能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并维持4周以上。212支气管哮喘病情的评价哮喘患者的病情评价应分为两个部分。21211急性发作期病情的总评价许多哮喘患者即使没有哮喘发作,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总是不同频度和(或)不同程度地出现症状(喘息、咳嗽、胸闷),因此需要依据就诊前临床表现、肺功能以及为控制症状所需用药对其病情进行总的评估,见表1。21212哮喘急性发作时严重程度的评价哮喘急性发作是指气促、咳嗽、胸闷等症状突然发生,常有呼吸困难,以呼气流量降低为特征,常因接触过敏原等刺激或治疗不当所致。其程度轻重不一,病情加重可在数小时或数天内出现,偶尔可在数分钟内危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