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章末小结与测评(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二、读我国新疆(土地面积166.48万km2)荒漠化情况统计数据表,回答1~2题。表1新疆的荒漠化土地类型(万km2)荒漠化土地总量耕地林地草地未利用土地111.322.354.3150.5454.12表2新疆荒漠化土地形成因素(万km2)水蚀风蚀冻融盐碱化12.5383.935.249.3981.下列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荒漠化土地面积小于非荒漠化土地面积B.荒漠化主要是滥伐林木造成的C.保护草地、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手段D.荒漠化主要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区2.下列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主要由于人类不合理农牧活动所造成的B.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农田灌溉不合理C.只要人类改变了粗放经营的活动方式,就不会形成荒漠化D.新疆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动力是近地面水平气流和地表径流解析:第1题,从表1中可以看出,新疆荒漠化土地面积是111.32万km2,而新疆土地总面积166.48万km2,所以荒漠化土地面积应大于非荒漠化土地面积。从表2中可以看出,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风蚀、水蚀等自然原因。第2题,新疆的荒漠化主要是由于地处内陆,气候干燥,风化、风力侵蚀作用造成的;由于气候原因,该地森林很少;从表中可看出荒漠化面积大小与人类活动关系不明显。答案:1.C2.D“”下面是我国两大淡水湖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甲湖湖面比上个世纪缩小了近一半,其原因是()①湘江等河流的上游地区植被破坏严重,导致水土流失,淤塞湖泊②围湖造田③气候异常,降水减少④湖滨土地沙化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治理乙湖污染应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是()①该湖流域内禁用含磷洗涤剂②建设污水处理厂,实施污水达标排放③减少网箱养殖面积④引水入湖,使湖水能不断循环和流动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解析:第3题,甲湖为洞庭湖,注入该湖的各条河流上游地区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淤塞湖泊,再加上围湖造田,导致湖泊面积缩小。第4题,乙湖为太湖,该地区工农业发达,人口、城市密集,污水排放多,水体富营养化严重。答案:3.A4.C“”读阿斯旺工程与三峡工程对比图,完成5~6题。5.下列关于两个工程利弊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是为华北地区供水B.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在中下游C.阿斯旺工程的首要目标是防洪D.阿斯旺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在库区6.年泄洪量比较,三峡工程远高于阿斯旺工程的原因是()A.三峡工程位于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B.三峡工程以上河段主要流经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丰富C.尼罗河流经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量稀少D.阿斯旺工程上游农业发达,取水量较大解析:第5题,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是防洪,受益最大的应为中下游地区。尼罗河的洪水能够为下游地区带来肥沃的土壤,修建大坝的主要目的是灌溉和发电,阿斯旺大坝建成之后对尼罗河下游及其三角洲地区影响最大。第6题,年泄洪量可以从年径流量考虑,三峡工程位于长江干流上,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年径流量大;阿斯旺大坝以上的尼罗河流经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少,蒸发旺盛。答案:5.B6.C读图,完成7~8题。7.对图中各地叙述正确的是()a.对①和③两个地区农业发展均有限制的主要因素是干旱与风沙危害b.③④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糖料作物以甜菜为主c.②地区鲜花种植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最主要优势是肥沃的土壤条件和先进的保鲜技术d.④地区属于商品谷物农业A.a、bB.b、cC.c、dD.a、d[8.图中四个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为()[a.①地区要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粮食产量b.②地区要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c.③地区要注意中低产田改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d.④地区要大力发展机械生产,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A.a、bB.b、cC.c、dD.a、d解析:本题组考查我国重要农业区发展条件和发展方向,属于基础知识考查题。①是河西走廊农业区,气候干旱、水源缺乏,冬春多风沙是其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②是云南地区,气候条件是其发展鲜花种植的优势,应大力发展面向市场的经济类作物;③是华北平原,盐碱、风沙和春旱是该区域农业发展的障碍,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