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附件1:小流域基本情况调查要求及技术要点1小流域调查的目的查明小流域的自然地理、经济社会、石漠化、水土流失及土地利用现状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为合理利用土地、开展水土保持设计提供依据。2小流域调查准备工作和要求2.1资料准备(1)近期1:10000地形图。(2)行政区图、交通图、水文地质图、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各种林业调查图等。2.2调查仪器及用具的准备(1)野外调查用具:如绘图透明纸、量尺、求积仪、计算器、记录簿、各种调查表格等。(2)进行技术培训和试点,使全体专业人员熟悉调查方法,掌握操作要领。2.3调查要求1)与水土保持初设相关的内容,应集中主要力量和时间,尽量收集全面,不要遗漏;与初设关系不大的项目和内容,尽量少涉及,以免影响工作进度。2)调查中应逐项填写调查表格,并勾绘有关草图;调查中收集的各方面资料,必须情况真实,数据可靠。3)要充分利用有关科研和业务部门的专业调查成果或区划成果。对有关部门在地质、地貌、土壤、植被、气象、农业、林业、畜牧等方面现成的专业调查或区划成果,经过分析后,吸取其与水土保持初设有关的内容。13小流域调查的主要内容1)调查区内地质、地貌、降雨及其它农业气象等自然条件地质、地貌指主要地质构造、主要地貌类型及特点;降雨主要指多年平均年降雨量、1h、24h最大降雨量、设计降雨量、年内分配等主要特征值;其它农业气象指温度、湿度、灾害性气候等。2)调查土地资源、水、光热和植被等自然资源现状土地资源:农地、林地、草地、荒地、其它用地、非生产用地的总量、人均量和生产潜力。水资源:地表径流量、主要河流径流量及水资源利用情况、落水洞数量及开发利用情况。光热资源: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大于或等于10℃积温。植物资源:乔木、灌木和草类的生长情况、分布及数量。3)调查区的经济社会情况包括调查区所属的乡、村、户数,人口、劳力、农业人口、农业劳力、每年可能投入水土保持的劳力数;农、林、牧、果业的生产情况,耕地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人均产量,林果的分布、产量、产值及发展前景,不同地区的畜群结构、饲养情况、草地载畜量;农业生产结构中的小流域农、林、牧、副各业的产值、比重;群众生活情况调查包括人均产值、人均收入、“三料”(燃料、饲料、肥料)消耗情况、人畜饮水情况、农村道路现状等。4)水土流失、石漠化情况着重调查主要水土流失类型的分布、数量(面积)、强度、侵蚀量、危害(对当地和对下游)、原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5)水土流失及石漠化治理现状着重调查各项治理措施的数量、质量、效益,开展水土保持的主要过程和经验教训。24调查方法采取路线控制调查法,在野外分地块进行,用1:10000的地形图作工作底图,将地形、土地利用现状相同和水土流失类型基本一致的土地单元(地块)为基础调查单元,并将地块勾绘到地形图,成为图斑。在1:10000的地形图上,一个最小图斑不宜小于0.5cm2,即实地面积为7.5亩(0.5hm2),最大图斑面积一般不宜超过50cm2,即实地面积不超过750亩(50hm2)。图斑勾绘办法一般采取野外常规调查方法,有条件的地方,可应用航片辅之判读。分以下步骤进行:1)调查路线的选择在不产生遗漏的原则下,选择路线最短、时间最省、工作量最小的调查路线。2)野外填图填表按地形图的编排,分幅作调查填图工作,沿预定路线边调查边勾划行政界和地块界限,并着手编号,填入调查登记表。填图填表时应使用规定的图例、表格、符号等。底图上的地形、地物有差错的要修正,没有的要补充。3)开展调查在小流域内进行基本情况调查,并将调查情况填入地块调查表中(见表1)。为减轻工作量,应充分利用已有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地质图、土壤图、植被图等资料来确定验证,或作补充修正。地块内各因子调查完后,采取数方格、求积仪等方法求出各地块的图斑面积;按图斑求出的小流域面积和按整个小流域量算的面积误差应不大于正负1.5%。4)提出地块现场设计意见根据现场情况,提出地块设计初步意向,为室内分析与设计提供参考意见。调查时小型水利水保工程设计意见应填写措施具体数量。3表1图斑基本情况调查表地块编号地块面积坡度海拔高程基岩种类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