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第21课“地质之光”李四光创新演练大冲关(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李四光在日本留学期间就立志报国,他当时的志向是()A.学习铁路建筑技术,为祖国建造世界一流的铁路B.学习造船技术,为祖国建造第一流的兵舰和轮船C.学习地质构造理论,为祖国寻找石油[D.学习采矿技术,为祖国开发矿藏解析:甲午战争中,中国北洋海军的惨败,给中国人以极大的震动,李四光萌生了建造一流战舰的愿望,考入日本大阪高等工业学校学习造船。故选B项。答案:B2.武昌起义后,李四光当选为实业部部长,袁世凯上台后,他辞官前往英国求学;新中国成立时,正在欧洲讲学考察的李四光辗转回到祖国,后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部长。从这些经历可以看出李四光()①在研究学问的同时也关注政治②始终把实现政治抱负放在首位③怀有满腔的报国热忱④发挥所学开拓新中国的地质事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从李四光的生平中看出,其始终把科学研究放在首位,排除②,答案为C项。答案:C3.认为李四光是地质事业的奠基人,其主要依据是()A.创造地质力学理论B.担任地质部长C.创建“构造体系”理论D.地震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解析:李四光因为创造了地质力学理论,成为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人。答案:A4.下列李四光的科技文献中堪称地质力学的代表作和里程碑的是()A.1926年《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B.1945年《地质力学的基础与方法》C.1948年《新华夏海的起源》D.20世纪60年代初《地质力学概论》解析:《地质力学概论》是李四光对自己40年来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作了总结,是地质力学研究中的一个里程碑,成为地质力学的代表作。答案:D5.“地球交给我们珍贵的遗产——煤炭之类内容极其丰富的财富,被人们不分青红皂白一概当作燃料烧掉,不到一千年,我们的后代,对我们这种愚蠢和无所作为的行径,是不会宽恕的。”其中体现出的李四光的思想与下列哪些主张是一致的()①科学发展观②节能减排③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④没有想不到只有做不到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③④解析:材料体现出李四光提醒我们要注意节能,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耗尽资源,与我们今天所提倡的科学发展观、节能减排、节能降耗是一致的,故选C项。答案:C6.根据李四光的建议,我国在哪些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石油普查()①松辽平原②华北平原③三江平原④四川盆地A.①②③B.①②C.②③D.③④解析:根据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国家在松辽平原找到了大庆油田,在华北平原找到了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和华北油田。答案:B二、非选择题(第9题9分,第10题9分,共18分)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材料2:1920年李四光应留法勤工俭学同学会之邀前往巴黎。在活动的间隙,他以小提琴独奏形式,演奏了《行路难》。1999年北京大学举行纪念五四运动音乐会,正是以这首《行路难》作为序曲:“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请回答:(1)材料1中的图片左起第一位人物是谁?此时他担任什么职务?(4分)(2)李四光的塑像和孔子、鲁迅等中华名人一起“落户”在中华世纪坛,供全国人民纪念,你能说说其理由吗?(6分)解析:第(1)问结合图片判断并回忆教材知识回答;第(2)问的理由即李四光的贡献及精神。答案:(1)人物:李四光。职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部长。(2)理由:①李四光自1920年从英国学成归国,毕生研究地质科学。他勤奋好学,注重实践,学识渊博,取得了多方面的杰出成就,其中最重要的是创建了具有世界影响的地质力学;②1950年,李四光克服重重困难回到祖国后,急国家之所急,运用自己的科学研究成果,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并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运用其独创的地质力学理论,提出一整套寻找石油的理论与方法。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早在192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布莱克威尔德在《中国和西伯利亚的石油资源》一文中,就指出了“中国贫油论”。多少年来,在国际上“权威”们的论断认为:“世界已知油田,大都在海相地层中,而中国大部分是陆相地层,因此,不可能储藏有工业开采价值的石油。”材料二1954年,李四光应邀到石油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