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案】高中生物第1章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创新演练大冲关课堂练新人教版必修31.维持血液pH稳定的缓冲物质都是()A.由强酸和它形成的强碱盐组成的B.由弱酸和它形成的弱碱盐组成的C.由强酸和它形成的弱碱盐组成的D.由弱酸和它形成的强碱盐组成的解析:缓冲对一般是由弱酸和强碱盐组成的,如H2CO3/NaHCO3。答案:D[2.右图是作用于人体组织细胞新陈代谢的四大系统模式图。图中1、2、3、4分别是()[A.消化、循环、泌尿、呼吸B.循环、呼吸、泌尿、消化C.呼吸、泌尿、循环、消化D.消化、循环、呼吸、泌尿解析:呼吸系统可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故4是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可排出组织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故3是泌尿系统;循环系统将另三大系统相联系,故2是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消化吸收营养物质进入循环系统,故1是消化系统。答案:A3.下列属于内环境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是()①酸碱平衡②Na+、K+平衡③血糖平衡④体温调节⑤蛋白质平衡⑥CO2—O2平衡A.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⑥解析:内环境的成分是多种多样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达到相对平衡,才能维持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①②③④⑤⑥都为内环境稳态的某个方面。答案:D4.稳态的生理意义是()A.使体温维持相对恒定B.使血浆pH保持相对稳定C.使内环境的渗透压处于相对平衡状态D.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解析:稳态包括pH、温度、渗透压等的相对稳定,细胞代谢离不开酶,而酶的活性又受温度、pH等因素的影响,由此可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答案:D5.下列关于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B.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C.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就不会生病D.体内多对缓冲物质对维持体液pH相对稳定具有重要作用解析:内环境的稳态实质就是指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的稳定而不是绝对的不变。C项如人类的白化病等遗传病就与血液的成分是否稳定无关。D项如血浆中有H2CO3/NaHCO3和NaH2PO4/Na2HPO4等缓冲物质,从而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答案:C6.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代谢等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稳态的维持需要调节。为了验证血浆中的无机盐含量对红细胞形态的影响,现提供加入柠檬酸钠溶液的新鲜鸡血、生理盐水、10%NaCl溶液、蒸馏水、试管、滴管、显微操作器材等,请设计实验,并预期结果。A.方法步骤:①。②。③分别取三支试管内的混合液各1滴置于3张洁净的载玻片上,做成临时装片。④。B.预期结果:。解析:本题考查稳态维持中渗透压维持稳定的机制,在实验过程中观察红细胞的形态时要用到显微镜,题干中指出本实验为验证实验,所以预期结果应与实验结论相符,设计实验时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答案:A.①取3支试管,编号甲、乙、丙,分别加入生理盐水、10%NaCl溶液、蒸馏水各2mL②在3支试管中分别滴入1滴新鲜鸡血,振荡摇匀,放置5min④显微镜检查红细胞的形态,并记录结果B.在生理盐水中的红细胞保持原来的形状;在10%的NaCl溶液中的红细胞失水皱缩;在蒸馏水中的红细胞吸水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