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猗县示范小学教学设计模板年级二学科语文主备教师汪泽妮审核教师任艳丽教学内容:《坐井观天》教材分析:说教材《坐井观天》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第十三课。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青蛙和小鸟争论天的大小,告诉我们像青蛙这样目光狭小,所见有限,还自以为是,是不对的。设计理念:以学为主,通过分角色朗读以及教师启发与引导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故事所蕴含的深刻含义。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两个生字,理解“坐井观天、井沿、说大话、井口、无边无际”等词语的意思。2、能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懂得学习、做事要眼界开阔,不能目光短浅,所见有限。教学重、难点: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在朗读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朗读能力。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学生各准备一张白纸。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了一则寓言故事,题目叫做《坐井观天》,谁知道“观”字是什么意思,坐井观天又是什么意思?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13、坐井观天听课文情景朗读,激发学习情趣。请同学们听课文情景朗读,边听边想课文讲了谁和谁在干什么?二、检查字词认读(白板显示要读的词语)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三、品读课文(分段学习)(一)学习第一自然段,弄清楚青蛙和小鸟的位置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2、从第一自然段中,你读懂了什么?(我读懂了青蛙在井里,小鸟在井沿上。)(白板显示一口井的图片。)请小朋友仔细看图,想想什么是“井沿”。哪个小朋友上来指一指画上的井沿在哪里?再用手画一画。(师:井沿就是井口的边缘。那我们来类推一下碗口的边缘叫什么?河流的边缘叫什么?那么桌子边叫什么?)3、教学“沿”字(二)朗读感悟,体会寓意(学习2--7自然段)1、青蛙看到小鸟来了,非常高兴,就和小鸟说起话来。请小朋友接着往下读课文第二至七自然段,用“~~~”画出小鸟的话。用“——”画出青蛙话。青蛙和小鸟一共有几次对话?(3次)2、学习第一次对话(1)青蛙看到小鸟来了,既高兴又好奇,它问了小鸟一个什么问题?(你从哪来呀?)谁能读好这个疑问句。指名读,齐读,教师指导。(2)小鸟是怎么回答的?小鸟为什么要从天上飞下来,落在井沿上?(小鸟飞了一百里,口渴,下来找水喝。)(3)小鸟说“我飞了一百多里”说明了什么?(说明天很大很大)(4)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一次对话。3、感悟第二次对话讲读第四、五自然段。青蛙相信小鸟的话了吗?同学们练习读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二次对话。(指读)(1)朗读第四、五自然段。(2)“说大话”是什么意思?(3)青蛙认为小鸟的哪句话是大话?青蛙为什么说小鸟“说大话”?(因为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根本没有一百多里,小鸟不可能飞那么远)板书:井口那么大(4)小鸟是怎么回答青蛙的?(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板书:无边无际(5)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用来形容什么?(无边无际没有边际的意思。在这里用来形容天非常大)a、什么也可以说是“无边无际”的?电子白板显示“你会填吗”b、小鸟为什么会这么说呢?请我们大家一起来做做小鸟,在一路飞行的过程中,你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小鸟飞行种种风景的图片:高山、沙漠、森林、大海)c、说话训练:小鸟飞过哪些地方?看到了什么?d、指导朗读:小鸟飞了那么多地方都没有飞到天的——边,天可真大啊!你能把天的大读出来吗?自由读——指名读——齐读(6)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第四、五自然段,注意“哪”的读音和语气(“哪”作语气词,读轻声,不读第三声)师:学到这里,大家都已明白青蛙错了,可自以为是的青蛙还和小鸟争论不休,请小朋友自由读第三次对话,边读边想,青蛙和小鸟为什么笑?4.讲读第六、七自然段。(1)青蛙为什么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因为青蛙天天坐在井里,抬头看见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②青蛙有没有说错?我们来做个实验。a、请学生用圆纸筒看天花板。b、你看到了什么?c、青蛙坐在井里,它会看到什么?d、青蛙跟你们一样,坐在井底看天,只看见了井口对上去的这块天,其余广阔的天空都没看到,所以它就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这就是——坐井观天。(2)指导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