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需要人性化作者:李情豪文章来源:李情豪博客点击数:444更新时间:2012-1-11谈及教研,必想到科学;想到科学,必想到严谨与逻辑。如此想来想去,一个似乎十分严肃的教研面孔,总庄重地站在面前。可近几天,我却整天地思索着,脑际中始终回旋着一个概念、或者一个判断、或者一个人生的感悟,那便是教研需要人性化!如若有人要我对教研的人性化,作一番科学严密的论证,那将使我极为尴尬,因为我总喜欢以我初始的粗糙感觉来描述我的判断;为了抬高自己,我甚至模糊地称之为原始生态的闪念,或者叫尚未开垦的非洲部落的藏在野兽出没的灌木丛中的感觉。教研需要人性化,产生于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主体需求,基于校本教研的理性和感性的呼唤,也基于教师在以人为本的感召下的觉醒。教研也应该也完全具有生命性,正像教学、课堂等具有生命性一样,不可置疑!真诚,是教研人性化的首要元素。教研是教师与教师心灵的碰撞,是专家与教师情感的融合;真诚,奠定了教研的牢不可破的基石;真诚,给予了教研实质性运动的可靠能源;真诚,会使教研在一种相互信任、相互激励、相互感染的绿色的氛围中进行。微笑的神情,着急的期待,清澈感人的话语,传递着真诚的信息,每一个建议都被对象视为珍宝,每一个交流都能看得到心的搏动,每一个活动的场景或者片断,都对教师的人生产生不可重复的意义。善良,是教研人性化的重要特征。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几乎都是善良的。教研,有着强烈的对峙与挑战,无论我们是唇枪舌战的论辩,还是听课后的指指点点的评价,我们都应该保持一份人性的善良。一切为了我们同伴的发展,永远没有皱起眉头的阴冷地嘲笑,或者目空一切地讽刺挖苦;更没有人格的中伤。在我看来,教研的群体,是亲人的聚会,是缘分的集结。民主,是教研人性化的现代要求。无论是长者,还是年轻的后辈;无论是权威,还是刚上岗的新手;无论是领导,还是一般教师,不管是什么情况,我们都是教研的主体,我们是平等的,永远不应该有话语霸权,服从真理应该成为我们不变的信念。快乐,是人性化教研的崇高境界。也许我们习惯了传统意义上的教研,教研就似乎是苦苦地查阅文献,搜索枯肠地撰写论文,煞费苦心地艰苦实践,气氛严肃地理性争辩,承受痛苦的挫折考验;我真的觉得教研也有一种新的境界,那就是快乐!我们研究我们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我们用一种新的“科研游戏规则”创造教研活动的新境界。人,有的是智慧,我们还连快乐也不会创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