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文库、精选试题试题习题、尽在百度第2课时定时规范答题,提升得分技能训练课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山中年馍乔忠延云丘山,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它在吕梁山的最南端.传说,后稷出生时被遗弃却大难不死的那座山就是云丘山,他教民稼穑也就从那里开始,最早的耕植技术即由此传播开去.古往今来的文明极像山间的清泉,总会跌宕而出,蜿蜒着流往远方.云丘山亦然.灵秀的山水是农人生存的根脉,也是养育他们的家园.他们接过先祖的犁、耧、耙、耱,也接过前辈的风俗礼仪.当“民以食为天”成为他们的生命旋律后,几千年来,他们的日子几乎没有一步不践行在这无形的轨道上.即使在今天,要打开他们的往昔也不算难,仅饮食而言,就是一幅“仓廪实则知礼节”的鲜活画卷.过年是食物最丰盛的时节,在这最隆重的节日里,无论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都会歇息下来,欢度佳节.不过,过年对于山中的农人来说有着比城里人更为喜庆的意义.他们没有周末,年节是一年里唯一的假日,因而珍贵得一点也不敢浪费.尤其是女人,一年到头从没有闲歇的空隙,家里的老老少少要张口吃饭,解决的办法便是早早蒸好年馍,到时稍稍一热,轻省而又快捷.年馍,很早就成了山乡人的“方便面”.但是,谁要因此简单地看待年馍,那就辜负了五千年的文明积淀.年馍犹如一部发黄的古书典籍,没有一定的文化修养还真难读懂其丰富的内涵.大年初一,敬献在灶槛上的是一个很大的花馍.这花馍名叫枣山,由一个个裹着红枣的白面卷层层加高而成,高高的顶端还挺立着一个昂首啼鸣的大公鸡.大公鸡,大吉大利;大红枣,早早高升,一年美好的愿景都寄寓在这枣山上了.枣山献的是灶神,灶神是玉皇大帝派往凡间的工作队员,一年四季居高临下注视着农人的一举一动.若是铺张浪费,抛米撒面,他就会如实向天庭汇报.来年这家说不定会遭受天火烧房子、槽头死骡子的横祸.谁不愿意过平安日子?所以,每日每时都勤恳、节俭.就这样还怕万一有个疏忽被灶神抓住小辫,因而,每当腊月二十三灶神上天时,还要给带上些炒豆和糖瓜.糖瓜又甜又粘,让灶神甜蜜得不好意思说坏话,即使想说也粘得张不开嘴.炒豆是马料,是供给灶神坐骑的吃食.农人不仅尽心巴结灶神,还要把人家的坐骑也打点好.如此一来,灶神就只能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啦!大年初一的爆竹声一响,即把前往天宫汇报的灶神又迎到家里.迎进门当然不敢怠慢,那高高大大的枣山就是敬献给他老人家的第一份厚礼.云丘山的年馍还有枣糕.枣山是敬祀灶神的,枣糕是敬奉老人的.枣糕形如磨盘,是一层面、一层枣合成的.面中裹枣,是要老人的日子甜甜蜜蜜;称之为糕,是要老辈人健康高寿.枣糕酷似磨盘是怀恋伏羲、女娲兄妹滚磨盘成婚的意思,是他们的成婚才繁衍出这众多的后人呵.谁会想到,这不起眼的年馍上竟有如此深远的文化意蕴?百度文库、精选试题试题习题、尽在百度晚辈敬奉老人,老人疼爱儿孙.礼尚往来是云丘山人根深蒂固的习俗.收受了枣糕的老人回馈给晚辈的是花卷.别看花卷蒸着不复杂,白馍的层层纹理却像一朵盛开的花,这是象征年轻人风华正茂,愿他们的前程像鲜花一样美好.倘若晚辈还是个孩童,那就多了一份讲究,馍的形状如同一个很大的玉佩,当中再缀上一朵牡丹花,是在夸孩子可爱得如花似玉.热情的赞誉、美好的祝愿不言而喻,年馍温暖着老老少少的心.一家人饭桌上吃的馍则叫卷子.年馍里头数卷子最好蒸,把发好的白面揉成圆圆的长条,剁开蒸熟即成.那形状顶圆底方,方可以站得端正,圆便于进退自如.该方则方,当圆则圆,方圆里面浓缩的是做人的规矩.这是勉励,更是自律,年馍哺育的不只是有形的肉身,还有无形的精神.云丘山的年馍里有远去的历史、古老的信仰,更重要的是蕴含了民族的道德礼仪.年馍使“民以食为天”隐含了仁爱、孝敬、长幼有序等道理,不仅让人们吃饱肚子,安定天下,而且将家庭纲常、社会伦理,由年馍悄悄潜进人们的血脉神魂,一种稳固的社会秩序、和谐的山乡生活,就这么在农人的炕头上构建着,传承着,从遥远的古代直至今天.(有删改)1.“灵秀的山水是农人生存的根脉,也是养育他们的家园”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请简要回答.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