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第十二课第二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在学术界担任要职,但对薪金要求却很低,对名利十分淡泊。他曾把一张1500美元的支票当书签用,有人见了大为惊讶,他却平静地说:“重要的不是这个,而是科学。”这表明爱因斯坦追求的是()[①不求享乐的人生观②集体主义的价值观③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价值观④符合人类根本利益的价值观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④解析:淡泊名利、追求科学表明的是价值观问题,①排除。材料并未体现集体主义的有关内容,故②排除。③④符合题意,故选D项。答案:D2.漫画《都是政绩》,给我们的启示是()A.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C.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D.必须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作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解析:工程的拆与建有其客观规律,不能为了自己的政绩而任意为之,应该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作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故选D项。答案:D3.“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这是央视二套《理财》节目的名言,这句话十分经典地道出了财富积累的主动性,人们正在逐步改变传统的被动等待的理财观念。这说明()①通过理财致富是人类价值观的进步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解析:材料中体现了理财观念的转变,由被动变为主动,是价值观进步的表现,也体现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具有社会历史性,因此①③正确。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也有阻碍作用,②说法错误;④材料没有体现。故答案选A项。答案:A4..有一个故事:某村有一口公用井,绳断,村长请每户出资一元购买井绳,村民不许。村长只好将断绳打结,继续使用。后屡断屡结,终至绳短不及。无奈,每户均出资数十元,各自购买一根井绳。这则故事启示我们()A.坚持集体主义与追求个人利益是对立的B.必须尊重他人的正当利益C.个人主义是社会价值观的主流D.应坚持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解析:本题以寓言故事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集体主义价值观的理解。故事中村民们从各自的利益出发,结果付出的代价更大。启示我们应坚持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故选D项。答案:D[5.“夫爱人者,人亦以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以而利之”。墨子的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价值选择应()A.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B.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C.先考虑个人利益,再考虑集体利益D.避免与他人发生冲突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墨子的话,从题干中不难看出B项符合题意。A项不符合题意。C、D两项本身错误。[答案:B6.不同的人对幸福感的诠释不同。某市民说:幸福就是工资再高一点,晚上少加班;某职业经理人认为:最幸福的事情就是我要把公司做成一个世界品牌;某学者认为:幸福感可以理解为满意感、快乐感和价值感的有机统一。这说明()[A.正确的价值判断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B.价值判断因时而异,具有社会历史性C.价值判断因人而异,具有主体性D.幸福感是一种主观体验,不具有客观依据解析:题干诠释的是不同的人对幸福的不同理解,这充分说明了价值判断的主体性特征。故选C项。A、B两项与题意不符,D项本身错误。答案:C7.1902年10月24日,奥地利科学家马克斯·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这种包装物既轻便又结实,在当时无异于一场科技革命,在塑料袋百岁“诞辰”纪念日时,它竟然被评为21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从一场科技革命到“最糟糕的发明”说明了()①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③任何事物的矛盾都是对立统一的④认识具有反复性与无限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题干没有体现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阶级性,故排除②,答案为D项。答案:D二、非选择题8.年10月19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当前社会诚信缺失问题相当突出,人民群众十分不满。提出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建设,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加大对失信行为惩戒力度,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