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用百分数解决问题(二)》科目小学数学年级六年级教学时间1课时(40分钟)学习者分析1、学生掌握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和前面几章节中分数乘除法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2、学生理解和掌握本章节内容的难度不大。3、通过观察、探究和合作学习,相信学生会学得很好。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能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2.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方法,提高解应用题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从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入手,推导到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者少百分之几。2.将百分数应用题和分数应用题整合,解题方法和思路的迁移。三、知识与技能1.通过应用题题型的对比,能区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和“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确定解题的方法。2.解题的方法不局限为一种,知识的迁移和发散思维并举。教学重点、难点1.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2.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教学资源《用百分数解决问题(二)》教学过程描述教学活动1[批注1]一、复习引入1、图片(植树造林活动)引入:课件2、出示复习题: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课件出示复习题)学生做题,抽生板演,为什么这样列式?订正。3、设疑,思考:如果把复习题中的问题改为“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了百分之几?又该如何解答呢?(课件闪烁变更的问题)4、揭示课题:教学活动2[批注2]二、探究新知1、出示课件例22、帮助学生理解题意:生齐读题,怎样理解“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这句话?在学生回答的同时,师用课件出示线段图(图见制作的课件)。3、讨论算法并列出算式。老师:根据以上的分析,要求出“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公顷数”占“原计划的百分之几?”必须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单位“1”是哪一个量?列出算式为(14-12)÷12。学生算出答案,老师板书并写出答案。4、想一想,这道题还有没有其他的解法?生思考后列出算式,师板书出:14÷12-1或14÷12×100%-100%,这种方法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教学活动3[批注3]三、知识的迁移及巩固练习1、将例2中的问题改成::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百公之几?又该如何解答?提问:从问题来看,哪两个量在比较?把谁看做了单位“1”?解答时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学生列式并解答(方法可二种都行)。2、课件出示巩固题,找单位“1”,并列式解答。教学活动4批注[4]四、观察比较,小结知识点1、引导学生观察多百分之几和少百分之几的百分数应用题问题,不同点在什么地方?为什么除数不一样?(单位“1”不同)2.归纳出解百分数应用题的一般的方法是:第一步:求相差数;第二步:除以单位“1”。教学活动5批注[5]五、巩固拓展,处理练习题1、独立解答90页的“做一做”。集体订正。2、练习二十一的1、2、3、4题。订正时要学生说出算法,单位“1”是什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