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大事年表时期中国世界先秦:远古-公元221年尧舜禹前2070(夏)前1600(商)前1046(西周)春秋时期(bc770-bc476)战国时期(bc475-bc221)实行禅让制禹建立夏朝,夏启开始王位世袭制汤建立商朝,实行宗法制,神权和王权结合;甲骨文武王灭商,建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青铜时代;井田制;甲骨文、金文周平王东迁洛邑,东周开始(前770-前221)东周即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和宗法制遭到破坏,郡县制出现;铁犁牛耕开始取代刀耕火种;出现冶铁(春秋晚期);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兴起;百家争鸣。老子、孔子、《诗经》都江堰和郑国渠;淬火钢件;土地私有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商鞅首倡“重农抑商”政策;孟子、荀子、庄子、韩非子、墨子、《楚辞》前8世纪古希腊城邦出现前6世纪初、前594梭伦改革前509罗马共和国建立前6世纪末、前506克利斯提尼改革前449罗马颁布《十二铜表法》前443-前429伯里克利改革-雅典民主政治“黄金时代”前5—前4世纪欧洲人文主义起源:智者学派(普罗塔戈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秦汉:公元前221-公元220年公元前221(秦)西汉bc202—9年东汉25-220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形成;郡县制推行至全国;皇帝制、三公九卿制(西汉初)郡国并存,丞相位高权重汉武帝推进大一统:设中朝、州刺史制度、推行察举制;独尊儒术;丝绸之路,佛教传入中国;牛耕普及(汉代),曲柄锄、大镰、耦犁(二牛抬杠)、井渠、田庄;冶铁业用煤炭;全国商业中心形成(“五都”);造纸术发明(目前所知);隶书(成熟并通行于汉魏),草书出现(汉初)州郡县三级(行政);一牛挽犁、王景治黄(农业);水排、青瓷已出现(手工业);蔡伦改进造纸术(东汉);楷(真、正)书形成,行书形成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帝国时期,万民法作用逐渐显现)魏晋南北朝(220-589)九品中正制实行北魏孝文帝改革均田制(北魏至唐前期推行)灌钢法;草市(民间集市)出现,“草市尉”;“书圣”王羲之完成《兰亭序》(东晋)佛道兴起(“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儒学受到挑战但儒学吸收佛、道精神,有新发展。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进入中世纪(476-1453,一般是指封建制度占统治地位的时期,直到文艺复兴时期资本主义抬头的时期为止)隋唐(581-907)隋581-618唐618-907三省六部制确立并完善,科举制形成并完善,唐朝进士科地位提高;唐太宗:贞观之治(626-649);出现曲辕犁,出现立井水车和高转筒车、设渠堰使;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唐三彩(陶)、越青邢白(制瓷业成为独立生产部门)、唐朝晚期釉下彩绘、原始青花瓷,中国瓷器大量出口;草市逐渐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夜市繁荣;三教合一;唐诗繁荣;书法发展(欧颜柳张怀);雕版印刷《金刚经》、火药箭(火药开始用于军事);王维“文人画鼻祖”843年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逐渐形成法兰西、德意志和意大利封建国家五代十国辽宋金元(907-1368)北宋(960-1127)南宋(1127-1279)南宋(1127-1279)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中央:参知政事分散相权(宰相简称“同平章事”)理学兴起:程颢、程颐毕升发明活字印刷词的兴起:柳永、苏轼书法(宋四家,行书)文人画、风俗画(《清明上河图》)王安石变法(11世纪)理学集大成朱熹;南宋后逐步成为官方哲学;陆九渊创立心学李清照辛弃疾(豪放集大成)陆游(宋朝)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推广至闽粤等地区;冶铁用煤(石炭);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五大名窑(地方瓷窑体系);“瓷都”(景德镇);重农抑商有所放松;商业经济发展;出现最早纸币(交子);海外贸易发展迅速、造船业发达。元朝(1271-1368)中央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宣政院(中央机构);青花瓷技术成熟;海外贸易比较发达;元曲关汉卿;赵体;王祯木活字、转轮排字盘13世纪后半期英国议会制度开始萌芽明、清前期(1368-1840鸦片战争前)明朝(1368-1644)明末清初:明清时期清朝(1644-1840鸦前)明太祖废丞相制(废中书省);明成祖设内阁制;海禁政策;1405-1433郑和下西洋蚕桑、棉花经济作物扩大,出现烟草、马铃薯、玉米等新经济作物;江南出现最早资本主义萌芽;会馆与商帮(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