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等,爱情之尊。无论对待政事、学业还是爱情、婚姻,她决不随波,决不凑合,这就难免有了超越时空的孤独和无法解脱的悲哀。她背着沉重的十字架,集国难、家难、婚难和学业之难于一身,凡封建专制制度所造成的政治、文化、道德、婚姻、人格方面的冲突、磨难都折射在她那如黄花般瘦弱的身子上。一如她的名字所昭示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梁衡《乱世中的美神》教学目标:1、了解词人的生平及作品风格。(知人论世)2、结合词句,从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方面解读词人愁情。3、探寻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准确把握“愁”之内涵。——李清照法国诗人克洛岱改写《声声慢》:绝望呼唤!呼唤!/乞求!乞求!/等待!等待!/梦!梦!梦!/哭!哭!哭!/痛苦!痛苦!我的心充满痛苦!/仍然!仍然!/永远!永远!永远!/心!心!/存在!存在!/死!死!死!死!诗词鉴赏技巧点拨:一、知人论世。二、诵读,整体感知。三、解读意象,领悟意境,体悟情感。四、品味语言。鉴赏准备鉴赏要点1、词中直接抒写“愁”的句子有哪些?2、从人物描写的角度感悟“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意蕴。这三句奠定了全词怎样的感情基调?3、间接抒写“愁”的句子有哪些?在这些间接写愁的词句中,词人选择了典型意象,联系所学诗文,说说词人是如何通过意象来抒发心中的哀愁的?4、“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包含了哪些情感?学生问题单整理如下指导(一)诵读并思考:1、一个字概括本词所抒发的情感。2、找出直接抒情的词句。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用一个字概括本文的内容直接写愁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②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词中哪一句最能最能表现词人的心绪?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指导(二)从人物描写的角度感悟“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意蕴。这三句奠定了全词怎样的感情基调?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动作环境感受空虚怅惘,迷茫失落凄苦无告感情基调:哀婉、凄凉、愁苦直接入愁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寂寞凄清,心境清冷1.增强语言的韵律感2.起强调作用叠词的作用酒雁黄花梧桐晚风细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指导(三)这些意象是如何体现愁情的?你能结合相关意象的其他诗句来说说该意象的内涵吗?意象:淡酒、晚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意境:冷清凄美的意境情感:传递出孤寂愁苦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指导(四):结合背景思考: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为何已经不单单是一个“愁”字可以概括的?“愁”之内涵是什么?1127年:金灭北宋,夫妇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1129年: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1132年夏:再嫁张汝舟,可惜遇人不淑,9月提出诉讼,与张汝舟离婚。1151-1156年: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无人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处。祸不单行孤苦飘零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痛天上人间各半悲美满姻缘难全伤半壁江山沦陷恨偏安一隅用奸苦形影相吊孀晚愁漫漫余生难捱“愁”之内涵李清照是因为那首著名的《声声慢》被人们所记住的。那是一种凄冷的美,特别是那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简直成了她个人的专有品牌,彪炳于文学史,空前绝后,没有任何人敢于企及。于是,她便被当作了愁的化身。当我们穿过历史的尘烟咀嚼她的愁情时,才发现在中国三千年的古代文学史中,特立独行,登峰造极的女性也就只有她一人。而对她的解读又“怎一个愁字了得”。——梁衡《乱世中的美神》拓展练笔“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李白“夕阳楼上山重叠,未抵闲愁一倍多”——赵嘏“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莫将愁绪比飞花,花有数,愁无数”——朱敦儒“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徐再思“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辛弃疾学有所获浸润宋词,你这堂课一定有很多收获吧!和大家一起分享吧!作业阅读《声声慢》和《一剪梅》两词,比较两词的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