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阶梯》【教学设想】《理想的阶梯》是一篇内容丰富,论述充分,针对性强,富于启发教育意义,非常适合中学生学习的好文章。本文的教学重点可放在三个方面:理解文章如何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如何提出总论点,设立分论点以作论述;如何选用典型的、充分的事例作论据以有力地证明论点;另外,列举事例与分析议论相结合,对比、比较、数字、设问、反问等的运用,也值得注意。【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本文,使学生懂得“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阶梯”这一道理,并能从现在做起,努力奋斗,去实现自己的理想。过程与方法:学习选用具体事例作论据的论证方法,记住名言警句和一些名人的事迹。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从儿个不同的方面展开论述的方法,适当复习排比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进行努力奋斗以实现崇高理想的教育。【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选用具体事例作论据2·理解用段首排比的方式提出论点教学难点本文的中心论点【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每个同学对自己的未来都充满了希望,有过多少不同的想法、目标和希望,其中最能激励自己去为之奋斗的就是自己的理想。但要实现理想并非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分别请几名同学谈谈自己的理想和为之奋斗的感想后,引入课题。二、作者简介陈群,1946年11月出生。1969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历任团中央《中国青年》杂志社记者、编辑,法律出版社文艺编辑室主任,《法律与生活》杂志社主编,法制音像出版社社长,法律出版社副社长、编审。现任司法部海峡两岸法学交流促进会秘书长。曾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儒、道、佛传统文明,对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理论、行为科学,对现代科学哲学、法兰克福学派、新政治经济学派等理论及著述均有综合涉猎。曾从事青年理论研究,发表《时代的迫切要求:建立青年学》、《青年不仅是未来,而且是现在》等国内外影响较大的青年学论文,被学界誉为“青年学创立者”。曾发表《亚当的困惑》、《萨特、弗洛伊德调研》等引起较大社会反响的文章:《理想的阶梯》一文多年入选中学语文教材。曾合作出版《青年生活向导》,获全国优秀图书一等奖;著有《明治维新简论》、《日本军国主义简史》等著作;出版《玄靖变法风云》等中长篇小说三部。近年兼任香港《大公报》特邀评论员,发表评论文章200余篇,中外报刊多有转载。三、知识积累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碌碌无为(lù)笔耕不辍(chuò)奋笔疾书(jí)怨天尤人(yóu)壮志凌云(líng)岁月如梭(suō)慨叹(kǎi)蹉跎(cuōtuó)流逝(shì)遮挽(zhē)荆棘(jīngjí)鞭笞(chī)翱翔(áo)攫取(jué)2·解释下列词语。遮挽:拦住挽回。翱翔:鸟在天空回旋飞翔。比喻自由自在地遨游。鞭笞:用鞭子、竹板之类抽打。废寝忘食: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致力于某件事。笔耕不辍:长时间不停止地写作。怨天尤人:受了挫折或出了问题后,只是一味怨天,归罪别人。3、课文中几位未作注释的名人:1·诺贝尔(1833~1896),瑞典化学家,发明了黑色炸药。根据他的遗嘱规定,将其遗产设立'诺贝尔奖金'。2·爱迪生(1847~1931),美国发明家、企业家,在电报、电话、发电、电影技术、矿业、建筑、化工等方面有许多著名的发明。3·布鲁诺(1548~1600),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哲学家,他接受并发展了哥自尼的'日心说',认为宇宙是无限的,大阳系只是无限宇宙中的一个天体系统。因反对经院哲学,主张人们有怀疑宗教教义的自由,被宗教裁判所判处死刑,烧死在罗马。4·高尔基(1868~1936),苏联作家。生于木工家庭,当过学徒,码头工,面包师傅等,流浪俄国各地,经历丰富。1892年开始发表作品。长篇小说《母亲》被认为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品。5·道尔顿(1766一1844),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对气象、物理和化学三学科曾作出不少的贡献。6·爱因斯坦(1879~1955),物理学家,生于德国,1933年因受纳粹政权迫害,迁居美国。在物理学的许多部门中,都有重大贡献,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立了相对论学说。四、研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