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6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课型实验探究课课时1课时教材分析本课选自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是初中物理光学部分的重要内容。本课的主要内容,就是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活动,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采用探究学习形式,不仅激发了学生探究物理规律的兴趣,而且能够让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并形成技能。在科学探究的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导演,学生要当好演员。目标要求知识与技能(1)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知道物距、焦距和像距之间的关系,定性地知道像的大小、正倒。(2)实验时能够正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能够利用光具座进行实验。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会用控制变量法来安排操作步骤。(2)学会用观察、比较、列表的方法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体验参与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逐渐养成交流合作的习惯,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内容分析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探究操作。难点(1)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的组织和指导。(2)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法与学法探究法、实验法、讨论法教具与学具多媒体课件、照相机模型、光具座(12个)、凸透镜(12个)、蜡烛(12根)、光屏(12个)、火柴(12盒)。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说明导入新课新课教学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提问:照相机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工具,你知道它的镜头用什么镜子做的吗?活动:用凸透镜来观察物体成像的情况同样是凸透镜,所成的像却有如此大的差别。相信大家一定有许多疑问,请把你的问题提出来,然后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凸透镜成像的不同与什么因素有关?你这样猜想的根据是什么?(将学生可能出现的猜想板书在黑板上,并进行分类,确定探究的问题。)介绍实验器材:蜡烛、凸透镜、光屏、光具座(专门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仪器)。问题:①凸透镜、蜡烛、光屏应按什么顺序摆放在光具座上?指出: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以便能够在光屏上看到清晰明亮的像。②什么是物距、像距和焦距?怎样测量实验所用的凸透镜焦距?③如何操作使烛焰的像(清晰明观察、体验讨论、探索多种方法交流观察到的现象讨论、交流提出各种猜想:①可能与物距有关;②可能与焦距有关;③可能与凸透镜的大小有关;④可能与凸透镜的凹凸程度有关等。了解每种器材的作用。生生之间展开讨论和交流。由生活走向物理,贴近学生实际;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应用物理知识能力。创设情境,丰富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的感性认识。从学生的问题中引出本节课的探究主题。在观察体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猜想,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猜想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做好实验,设计是关键。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解决实验设计上的难点,为学亮)呈现于光屏上?(凸透镜固定不动,先移动蜡烛,再移动光屏。)④怎样改变物距来研究像的性质与物距的关系?(先把物体放在u>2f处,然后放在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