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九年级物理 浮力计算的方法与规律 人教新课标版VIP免费

九年级物理 浮力计算的方法与规律 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1/4
九年级物理 浮力计算的方法与规律 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2/4
九年级物理 浮力计算的方法与规律 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3/4
浮力计算的方法与规律一、一个平衡式当物体在液体中静止时,有F±F=G(把对物体向下的压力,向下的拉力,向上的拉力、容器底对物体向上的支持力统称为F)。(1)当F的方向向上时,取“+”即F+F=G(2)当F的方向向下时,取“-”即F-F=G(3)当只有重力和浮力时,即漂浮时,F=0例1、一个长方形的木块静止在水面上,有的体积露出。现用4N的力向下压,刚好使木块的全部浸入水中,求木块的重力。解析:木块露出水中时,F=G=·vg当用4N的力向下压时有-4N=G即vg-4N=Pvg,则vg=10N所以木块的重力为6N.二、二种判断物体的沉浮的方法方法一:由浮力和重力的大小关系判浮沉当F>G时,上浮最终静止时漂浮当F=G时,①若有部分体积露出,则漂浮;②若全部浸没,则悬浮。当F<G时,下沉最终沉底,底面对物体有向上的支持力。例2、有一物体重5N,体积为0.4dm,把它投入水中,静止时此物体____(填“漂浮”“悬浮”或“沉底”)。(g取10)解析:解决类似的问题策略是先假设全部浸入液体,求出其受到的浮力,再判断F与G的大小关系,最后得静止时的结论。全部没入水中,所受浮力为F=vg=4N∵F<G∴下沉最终沉底方法二:由与大小判浮沉(1)当<时,上浮最终漂浮(2)当=时,悬浮(3)当>时,下沉最终沉底。三、三个导出密度测量式(1)当物体漂浮时F=G,即vg=Vg,则有=·例3、把一长方形木块投入水中静止时有的体积露出,再把另一同样的长方体木块投入某种液体中,静止后有的体积露出,求这种液体的密度。解析:投入水中有浸入,所以=投入某液体中有浸入,所以=则==×==0.8×10(2)当物体悬浮时,=(3)当物体沉底时V=V=V;F=Vg,G=Vg∴=即=·例5、某人在空气中能提起最大重力为1000N的物体,现浸没在水中的某物体为1250N,该人刚好能把此物体提到水面(上表面与水面相平),求该物体的密度。解析:F=1250N-1000N=250N∴=×=5=5×10四、四种计算浮力的方法(1)压力差法: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的下表面受到液体向上的压力为,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为,则=-。揭示了浮力的成因和实质。(2)称重法:把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G,再把物体浸入液体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则=G-;(此法较直观)(3)阿基米德原理法:==gV揭示了浮力大小的决定因素。(4)替代法:对漂浮在液面或者悬浮在液体中的物体,由于重力等于浮力,只要测出物体的重力,就可以得到所受浮力的大小,=G=gV反映了特殊情况下浮力与重力的关系。例6、“曹冲称象”是家喻户晓的典故,某校科技小组模仿这个现象,制作了一把“浮力秤”,将厚底直筒形状的玻璃杯浸入水中,如图,已知玻璃杯的重力为2N。底面积为30cm,高度为15cm。求:(1)将杯子开口向上竖直放入水中时(水没进入杯内),杯子受到的浮力。(2)此时杯子浸入水中的深度(即为该浮力秤的零刻度位置)(3)此浮力秤的最大称量(即量程)。解析:(1)因为漂浮,所以浮力等于重力,即=2N。(2)只有下表面在液体中,所以==SP=Sgh,则h=2N÷(30×10m×10×10)=m。(3)当往杯子里放被测物体时,若杯子下沉到水面刚好没到杯口(水未进杯子)此时杯子下沉的深度为15cm=0.15m,由阿基米德原理有:==gV=10×10×30×10m×0.15m=4.5N,则可称量的范围为0~2.5N.湖北省钟祥市荆襄中学431910李自刚Lzg105101@Tom·com13797904795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九年级物理 浮力计算的方法与规律 人教新课标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