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课报告评王丽莉老师执教的一年级下册《识字一》听了王丽莉老师执教的一年级下册《识字一》,受益匪浅。下面说一说我的粗浅的看法:总体评价:王丽莉老师执教的《识字1》是以“多彩的春天”为主题的第一组教材中的第一篇“看图学词识字”。8个四字词语,写的都是春天的典型事物和景象,构成了一幅春景图,引人进入春天的美好境界。8个词语排列整齐、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王老师围饶“识字”这个重点,把识字和看图、学词结合起来,和生活结合起来,注意了不同学生的已有水平,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根据他们的个别差异进行有重点的、有针对性的指导。老师在课堂中采用多种形式复现生字,让学生多种感官参加活动。学生的无意注意被充分利用,有意注意也被调动起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扎实,当堂教学目标基本完成。同时课上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参与度高,教学效果较好。我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两个维度进行了观察。“学生学习维度”观察:(1)准备:学生课前学习准备充分,课前,王老师布置学生以《我眼里的春天》为题,把观察到的春天用自己喜欢的形式画下来,写一写。课前学生读过课文,复习了识字方法,课前准备在课堂上得到了有效运用。(2)倾听:整个课堂学生能认真倾听老师的指导,善于倾听同学的发言、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乐于交流,交流时目光专注,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话,不嘲笑别人的错误。(3)互动:在学习活动中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勇于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给图片配上恰当的词语”这一环节,学生踊跃发言,很多孩子说“百花齐放”,有一个孩子说“春暖花开”老师及时肯定了孩子的说法。整个教学过程师生、生生之间能顺畅互动,参与率很高,认字环节老师用开火车的形式检查孩子的认字情况,每个孩子读了生字,读得不准确的,老师及时纠正。(4)自主:学生可自主支配的时间大约能占到课堂的三分之二,每个孩子都积极参与,学困生注意力也相当集中。(5)达成:当堂教学目标基本完成。课上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参与度高,教学效果较好。通过练习题检测,百分之九十的学生都能做对,有个别学生组词有错字。说明学生对课文生字的掌握还是比较扎实的。通过课文朗读及背诵抽查(10个学生),所有学生都能读准音,只有一名学生课文背诵不流畅。“教师教学维度”观察“学生自由读课文,圈出课后生字,说识记生字的方法,观察生字的特点,指导书写,练习书写,评价书写,多次分层次朗读课文,借助图画理解词语意思,欣赏图片,背诵课文,展示学生课前的图画。”这些环节都是围绕“1认识‘万、复’等13个生字,会写‘万、丁’等5个字。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留心观察春天景物的变化、感受春天的美,能主动积累有关春天的词语。”这几个目标展开的。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学习,并得到提高,看到了学生的进步。教师的教,教在了关键处,比如;学生对课文的读和背不是难点,对课文的理解是难点,老师没有回避,而是积极地采用简单直观的方法帮助孩子理解,为了调动孩子已有的知识储备,联系孩子的生活,发展孩子的语言,王老师先让孩子说自己对词语的理解,老师做了补充,纠正,然后让孩子看图片直观理解词语。王老师的这节课的主要优点:1.老师课堂中采用多种形式复现生字,让学生多种感官参加活动。学生的无意注意被充分利用,有意注意也被调动起来。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兴奋之中,学习热情高涨,在不知不觉认识了这些生字。2.教学识字环节就围绕一个问题:“你有哪些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这样的问题具有启发性、引导性、自主性。通过自主识字方法交流,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提供展示的机会,感悟识字成功的喜悦,加强了识字效果。3.词语朗读环节方法多样,自读、师生合作读、男女生赛读、同桌检查读、调换词语顺序读、看画面读、在句中读等等,大大激发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学生在读中记,在读中悟,在读中积累,从而轻松达到学习词语、理解词语、积累词语、运用词语的目标。4.理解词语环节深入浅出,出示优美的图片,再现学生的生活体验,轻松理解词语,体现了信息技术对教学的支持作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老师让学生看图说词语,引导学生积累、运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