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目标:1、知道故事的名称、角色和主要的情节。2、理解故事的内容,了解蝌蚪变成青蛙的成长过程。3、丰富对春天特征的感受和认识,欣赏有关描述春天的语句。准备:1、幼儿已在自然角里饲养小蝌蚪,并观察到了解蝌蚪变青蛙的生长过程。2、故事的录音、图片或幻灯。过程:1、出示“小蝌蚪”图片,引起幼儿听故事的兴趣。师:“你们知道这是谁吗?今日有段好听的故事,讲的就是小蝌蚪的事,故事的名字叫《小蝌蚪找妈妈》。2、老师讲述故事一遍,并提问:(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中主要讲的是谁?(2)小蝌蚪把哪些动物当成自己的妈妈了?小蝌蚪为什么会认错妈妈吗?3、老师边演示图片边讲述故事,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内容。提问:(1)故事发生在什么季节?青蛙妈妈生的黑乎乎的卵变成了什么?(2)小蝌蚪找妈妈先碰到了谁?后来碰到了谁?为什么会把她们当成自己的妈妈?(3)小蝌蚪的妈妈究竟是谁?为什么小蝌蚪和它的妈妈长的不像呢?(4)小蝌蚪最后怎么变成青蛙的?4、再次倾听故事,感受优美的语句。提问:“你最喜爱故事中哪一句描述春天的话?5、幼儿跟录音边看图边讲述故事《小蝌蚪找妈妈》。活动反思:我觉得这节课的设计整体来说是自然、流畅、轻松活泼的,教学内容符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方式,生动形象的直观教具是孩子们兴致盎然。首先从老师问孩子们回家没看见自己的妈妈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导入,让幼儿知道孩子和妈妈的关系,之后出示《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这不仅集中了幼儿的注意力,也让幼儿有了一个丰富的想象空间。从活动中可以看出孩子们对老师的操作活动有着很浓厚的兴趣,通过自己的表达,孩子们对小蝌蚪的各种动态有了一定的理解,老师先让孩子了解小蝌蚪的特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征,再让幼儿讨论小蝌蚪游动的反向,是怎样改变小蝌蚪游动的方向的,突出了本节活动课的重点。将语言进展,数的感知,探究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小蝌蚪找妈妈》教案2活动目标1.练习原地转圈和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跑。2.用眼睛寻找目标后能快速行动。3.遵守游戏规则,奔跑时能够避开碰撞。4.幼儿能自主结队进行游戏,学会与他人协作,提高团结协作能力。5.让幼儿初步具有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体验健康活动的乐趣。活动准备1.青蛙、鸭子、白鹅头饰各一个。2.幼儿听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学会表演“小蝌蚪”。活动过程1.准备活动,引起兴趣。幼儿跟着老师学小蝌蚪做操:“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做操吧!点点头呀点点头,伸伸臂呀伸伸臂,蹲一蹲呀蹲一蹲,弯弯腰呀弯弯腰,踢踢腿呀踢踢腿,跳一跳呀跳一跳抱一抱呀抱一抱。”2.玩游戏——小蝌蚪找妈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老师介绍游戏规则。“小蝌蚪”边念儿歌边自由地游来游去,当念到“转个圈想一想,妈妈妈妈在哪头”时,就原地转圈认真想;当念到“快去找妈妈”时,首先看清妈妈在哪里,然后赶紧跑到妈妈身边。(2)老师与配班老师分别带上青蛙、鸭子、白鹅不同的头饰,组织幼儿游戏。(3)请一名幼儿扮演“青蛙”进行游戏。注意提醒幼儿在奔跑时注意避让,防止碰撞。3.放松活动——我是欢乐的小青蛙。老师带领幼儿模仿小青蛙,放松并整理各种动作。教学反思:从这个活动中,我认识到幼儿园课堂教学中,老师首先要以孩子为主体,同时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在引导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变换教学手段和方法,从而让每个幼儿都参加到活动中,准确地掌握知识。带领幼儿游戏时,要顾及到绝大多数的孩子,将个别示范与分组游戏、集体游戏相结合,可以根据幼儿的课堂情况不断地变换游戏形式,从而提高每个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小蝌蚪找妈妈》教案3游戏目标1、教幼儿练习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跑,锻炼幼儿腿部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肌肉力量。2、培育幼儿爱妈妈的情感。游戏准备1、知识准备:熟悉《小蝌蚪找妈妈》,老师和幼儿扮小蝌蚪。2、配班老师在场不同方位扮演(鸭、鱼、龟、鹅、青蛙)妈妈。3、幼儿胸饰(可正反翻转)一面为小蝌蚪,一面为小青蛙。4、音乐带。游戏过程一、开始部分(老师和幼儿在场地中间蹲下作睡觉状)(音乐声中)春天来了,温和的春风轻轻地吹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