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北师大版数学三年上《存零用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存零用钱买书”的具体生活情境,探究没有进位或退位的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2.通过沟通活动,让全体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3.经过探究活动,使学生能用小数加减法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小数的加减法。教学难点1.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的掌握。2.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生活上的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1.填空。(1)5.9元=元角=角(2)3.3元=元角=角2.列竖式计算。25+1146-48124-23103+28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二、讲授新课1.教学例题。(1)出示题目。(2)说说获得的信息,提出问题:一共花了多少元?(3)想一想,应该用什么方法解答。列式:3.2元+11.5元=元(4)探究算理和算法。1)估一估:大约有多少元?2)让学生各自独立探究计算方法。第一种:把元化成角来计算。3.2元=32角11.5元=115角32角+115角=147角147角=14.7元第二种:用竖式计算。第三种:用小数计算。3)让学生互相沟通,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和过程,分析、推断解答的是否正确。分享多种正确算法的成果。4)讨论:三种算法有什么共同之处?(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小数做竖式加法时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小数点一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定要对齐)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单位的数对齐。不对齐就不能直接相加。(5)让学生比较哪一种算法比较简单。老师应该引导学生直接用小数来计算并掌握这种算法和算理。2.拓展知识。(1)提出问题:一本《数学世界》比一本《童话故事》贵多少元?(2)推断解决问题的模式。写出算式:11.5元-3.2元=元(3)列竖式计算。(4)说一说: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小数点也要对齐)3.课堂小结:强调小数点要对齐。三、课堂活动课本第6页的`“试一试”的第2、3题。2题:独立完成,说说计算时要注意的问题。3题:鼓舞学生对两个单位的小数用心算进行加减。四、巩固练习1.课内作业。(课本第7页的“练一练”的第1、2题。)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第1题:先让学生看懂题目的意思,再鼓舞学生进行心算,直接写出结果。第2题:这也是一道简单的小数相加减计算题,可以用竖式计算,也可以鼓舞他们用心算,直接计算出结果。2.小黑板作业。五、作业设计1.列竖式计算。2.5+54.445.8-4.653.7+1.212.4-11.31.46+0.538.47-2.2535.6+43.346.7-5.42.菊花一束的单价是1.50元满天星一束的单价是2.40元(1)各买一束,一共要多少元?(2)买一束满天星比买一束菊花贵多少元?(3)买2束满天星要多少元?六、板书设计存零用钱列式:3.2元+11.5元=元第一种:把元化成角来计算。3.2元=32角11.5元=115角32角+115角=147角147角=14.7元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第二种:用竖式计算。第三种:用小数计算。课后反思:这节课我把探讨小数加法的算法作为重点,让学生在理解并掌握小数加法的基础上,独立解决小数减法的算法问题,理解小数点一定要对齐,是因为相同单位的数值才能相加减的缘故,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让学生了解小数加减法类似于整数加减法,把小数加减法融合到学生已有的整数加减法的经验中,把解决问题的过程与学习加减法计算结合起来,体会加减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北师大版数学三年上《存零用钱》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