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资料欢迎阅读1【《雷雨》语言潜台词的二重性赏析.doc】雷雨中哦的潜台词《雷雨》语言潜台词的二重性赏析巴尔扎克说:“艺术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最大最多的思想。”如果用这句话评价《雷雨》的语言无疑是最恰当的。剧作家戏剧才能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善于把生活现象戏剧化。体现在语言上,一方面它要能表达人物自身的心理活动、目的意向,并能引起强烈的外部形体动作;另一方面,它能刺激对方,促使对方产生相应的语言和动作,对话双方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推动情节不断发展,以求“无画处皆成妙境”。《雷雨》语言最突出的特点,就在于对话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在《雷雨》中,这种刺激性常常以潜台词的形式呈现。潜台词源于话语能指与所指的不对称性,它往往是言中有言,意中有意,弦外有音。“潜”,是隐藏的意思,即语言的表层意思之内还含有别的意思。这种虚实相生的语言艺术,常借助“双关”“误会”“转换”“跳脱”等手法。饱含丰富意蕴的潜台词,无不烛照着深藏在人物灵魂深处的珍品或污垢,深刻地揭示出人性本身的弱点与矛盾,从而让读者更深入地品味人类在命运困境中无奈的挣扎及终至毁灭的悲凉凄怆。仔细研究,我们发现在《雷雨》中,潜台词又分为两种,一种是说话者故意设“潜”,故设言外之意,或话中有话,或意在言外。一.试探虚实,暗中斗智繁漪他现在还没起来么?四凤谁?精品资料欢迎阅读2繁漪(没有想到四凤这样问,忙收敛一下)嗯,――自然是大少爷。四凤我不知道。繁漪(看了她一眼)嗯?四凤这一早晨我没有见着他。繁漪他昨天晚上什么时候回来的?四凤(红脸)您想,我每天晚上总是回家睡觉,我怎么知道。繁漪(不自主地,尖酸)哦,你每天晚上回家睡!(觉得失言)老爷回来,家里没有人会伺候他,你怎么天天要回家呢?⋯⋯繁漪他又喝醉了么?四凤我不清楚。――(想找一个新题目)太太,你吃药吧。在这段台词中,双方围绕周萍进行了十多个回合的周旋。繁漪对四凤充满了敌意,不断地“进攻”与“试探”,她既要探测四凤与周萍的关系,又要保持做主子的尊严。因而用提问的方式转弯抹角、反复测探,甚至有些咄咄逼人,迫使对方不得不做出回答,从而证实心中的悬疑。四凤的答话是被动的、不得已的,但她心中早有提防,因而守口如瓶,步步设防,滴水不漏。繁漪问“他还没有起来么”,试图利用代词“他”指代的模糊性令四凤猝不及防。四凤也很谨慎,故意反问一句“谁”,从而化被动为主动,迫使繁漪有所收敛,巧妙地进行了一次小小的反击。最后,四凤为了摆脱繁漪的纠缠和场面的尴尬,采用了跳脱的手法,转移了话题。这段台词,虽然双方心知肚明,却有人明知故问,有人装聋作哑,表面如一潭波澜不兴的春水,内心却各有盘算,酝酿着惊涛骇浪,在宁静的气氛里蕴含着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在《雷雨》第四幕中,鲁贵偷听了繁漪与周萍的一番争吵,精品资料欢迎阅读3再次证实了繁漪与周萍私通的事实,在面对繁漪时,既要让她知晓这一事实,又要保持奴才对主子应有的恭敬,同时还要表达自己的利益索求,因此鲁贵与繁漪的语言就产生言此意彼、旁敲侧击、隐显不定、抑扬交错的特点。二.情感失控,巧加掩饰鲁大海放开我,你们这一群强盗!周萍(向仆人们)把他拉下去。侍萍(大哭起来)哦,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抽咽)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周萍你是谁?侍萍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在一些特殊的场合,人通常不能直接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向,或顾左右而言他,或声东而击西。“你是萍”,使用了谐音双关。侍萍日夜思念离别多年的儿子,言中之意是说“你是我的萍儿”。话音刚出口,此时此地既不能相认也不愿相认的这个特殊环境逼使她不得不把“萍”改为“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使用了转换话题。一个“凭”字的巧妙转换,准确地表达了她感情的急剧变化,内心世界的极大痛苦和悲愤。此时,侍萍内心的愤恨、痛苦、失望、悲哀⋯⋯什么都有,可谓百感交集。当周萍问:“你是谁?”侍萍说:“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身为母亲的侍萍多么想让眼前的儿子喊一声“妈”啊,“我是你的――”的潜台词就是:“我是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