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引导学生掌握主宰巴黎和会的三巨头、《凡尔赛和约》的签订和内容、凡尔赛体系的构成和作用。国际联盟的建立、华盛顿会议的背景。《九国公约》的签订、主要内容和作用。能力目标:1.通过揭示美、英、法等国在巴黎和会上为重新瓜分世界而相互争夺的情况,培养学生从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地位分析帝国主义外交政策的能力。2.通过对凡尔赛体系不牢固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3.揭示美国在《九国公约》宣称的“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主权的完整”的旗号下,向中国扩张的企图,培养学生透过社会现象来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使学生认识到《凡尔赛和约》是在牺牲战败国和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础上签订的掠夺性条约。凡尔赛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2.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美国通过这次会议扩大了自己的势力。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说明强权外交的后盾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设计思路]教材重点和难点的处理重点:①《凡尔赛和约》。通过屏幕展示《凡尔赛和约》内容的表格,教师讲解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凡尔赛和约》孕育了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②《九国公约》。由学生课前先阅读课文《九国公约》的内容,快速抢答后,教师再提问美国为什么是华盛顿会议最大的受益者?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九国公约》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势力扩大了侵略势力。由学生自己突破重点。难点:如何正确理解凡尔赛体系是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的。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战胜国、战败国、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对凡尔赛体系建立的新秩序会产生怎样的反应,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解决难点。[教法和学法]教法:电教法、导学与谈话、愉快教学法学法:阅读、比较、讨论、探究[教学准备]教师活动:①学情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语言表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②查阅书籍、网站或相关备课资料,收集本课有关资料,根据学生实际能力,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以及学法指导等。③制作教学课件: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本课的板书设计、相关图片、音像资料组合在一起,按教学流程播放。学生活动:①通读课文了解本课的基本内容。②查找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相关材料。[板书设计]一、战后“新秩序”──凡尔赛体系1.以巴黎和会英法美的矛盾斗争为开始(1919.1—6月)2.以《凡尔赛和约》等一系列条约的签订而完成二、对亚太地区安排──华盛顿体系1.调整美日矛盾为主的华盛顿会议(1921—1922年)2.有利于美国对华扩张的《九国公约》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教学过程]导入新课:20世纪初,人类经历了一场大的浩劫是什么?(生:第一次世界大战)同学们看到的这张图片(屏幕显示)是福煦车厢,它曾经是一战德国签订停战协定、正式投降的地方。一战是结束了,但帝国主义的矛盾解决了吗?(生:没有)(屏幕展示:战后各国实力的变化)由于德奥成为战败国,英法虽然实力削弱但仍是欧洲强国,美日经济实力得到增强,它们企图依据变化的各国实力来重新分割世界,所以他们的矛盾斗争又从战场上转移到谈判桌上,分别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暂时调整了它们在欧洲和亚太地区的关系,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展示目标:屏幕展示,学生阅读。预习检查:组内互相核对导学案预习部分的完成情况,选代表展示预习成果。确定疑难问题。师生共同解决。合作探究探究一:一.战后的“新秩序”---巴黎和会1.巴黎和会:播放视频《巴黎和会》,学生从视频中总结出与巴黎和会有关内容。看完后组内交流,整理,代表发言。完成下列表格:召开时间1919.1--6召开地点法国巴黎参会国家协约国集团27国操纵国家英、法、美三巨头劳合·乔治、克里孟梭、威尔逊目的重新分割世界签订条约《凡尔赛和约》会议性质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影响逐步形成凡尔赛体系师:为什么说这次会议是分账会议?(屏幕展示:三巨头及其参加和会的意图)引导学生分析英美法三国由于各自的利益对如何处置德国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