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王庄中学“十六字有效课堂”导学案---------------------------------------------------------------------一感知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责任意识,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做一个负责任的人。2、能力培养判断和控制力,能够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努力避免不良行为带来的消极后果。学会在尊重他人权利的同时,自觉履行自己的义务。3、知识理解行为不同后果不同的道理,知道如何做一个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二有效预习【提炼并识记知识点:1、每一种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结果,不同的行为有不同的结果。2、如何做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①加强道德和文化修养,努力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对自己行为的后果做出正确的判断。②要增强责任意识,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认真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③如果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对他人、对社会带来损害,就要控制自己,坚决不去做。④如果是自己错误行为给他人或社会造成损失,就要敢于承担责任,并及时改正。2、完成”助学”P105-107页[周末检测]各题.三点拨互动[自主复习]1.不同的角色,担负着的责任;不同的行为,会产生的结果。2.对自己行为的后果要做出的判断。3.我做事负责。[复习要点]1.我们如何做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2.“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明不同的行为有不同的结果,每个人都要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你觉得这个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典型题例]2005年3月29日晚10时许,市民迟先生拨通了《半岛都市报》的热线反映,他的妻子放在面包车上的7公斤剧毒猪肉被人偷走了。“这些猪肉都是拌过剧毒老鼠药的,谁偷了千万别吃。”⑴迟先生为什么要寻找他的剧毒肉?⑵通过此案你是怎样看待迟先生的?⑶有了这次经历,迟先生应该得到什么教训?点拨:本类题目在考查学生对行为与后果关系的认识,以及“一个人应当如何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问题。学生通过阅读分析,应当看到行为与后果的关系,每一种行为都会对自己及周围的人或事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这里有个审题障碍,就是不能围绕“偷”做文章,否则就弱化了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要求。参考答案:⑴迟先生为了避免给自己、他人、社会带来损害。⑵说明迟先生是一个对自己行为负责任的人。当他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可能会对他人、对社会带来损害或造成不利影响时,他敢于承担责任,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⑶在做一件事前,一定要预先对其可能产生的后果做出正确的判断,尽量避免因做错事而给自己、他人和社会带来不必要的损害。四:训练反馈1.下列行为中能够体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是()①小兵做事言出必行,对朋友的请求都有求必应,大包大揽②小刚接到同学约他去网吧游戏的邀请后婉言拒绝③小林与好朋友一起将玻璃打碎,却推托自己没有过错,都是朋友惹的祸④小华在骑自行车途中将同学撞伤,立即将他送进医院并主动付医药费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2.下列行为属于缺乏责任心的是()A.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B.节约资源,保护环境C.对班级安排的工作认真负责D.值日时偷懒使滑、应付检查3.对“责任不仅关乎名誉,也关乎生存”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一个人履行了责任,就可以在社会上幸福地生活B.一个人只要履行了责任,就可以得到一定的荣誉C.一个人履行责任,对社会、他人都有好处D.一个人履行了责任,可以赢得荣誉、奖励,可以更好地生活4.在小军和同学去书店的公交车上,有一位抱孩子的妇女站得很吃力,小军马上站了起来,准备让座。可他看了看周围的同学,他们有说有笑,旁若无人,他又重新坐到了座位上。对此事正确的认识是()A.小军让座是为了出风头B.小军如果让座,同学们就会疏远他C.关爱他人是一种美德,小军应该让座D.那么多人不让座,也不差他一个人课后心得: